因为,前几天的一首歌,今天中午又忍不住搜索了李健背后的故事,才发现歌手李健除了音乐外,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经历。李健在上清华大学的时候,就加入了校园内的合唱乐队,但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各安天命。李健在广电总局做了两年的网络工程师,表面上看这好像与他的音乐道路没有多大关系,但这两年的沉淀让他看清了自己的人生追求,还是喜欢音乐。
终于,两年后,他选择离开了央广的铁饭碗,与卢庚戌组成“水木年华”组合。幸运的是通过第一张专辑《一生有你》一炮走红,从此,演艺事业顺风顺水、风风火火。然而,和很多人的价值观不同,他则选择了“激流勇退”,把自己关到四合院中潜心搞起了创作。在随后的几年里,他的音乐之路就进入了低谷,他的风格过于单一,“十年如一日”的书生气逐渐被大家厌倦。在浮躁狂奔的音乐大潮中,他沉寂了,他消失了。即使他创作的歌曲《传奇》再经典,也无人问津。
直到2010年,重新复出的歌坛天后王菲翻唱了他的歌曲《传奇》,才让大家再一次关注乐坛的这股清流。而2017年的《歌手》则让李健又焕发了第二春。表面上看,好像在音乐的大潮中,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他的清流风格一直没有变,而是机遇降临到了他的头上。而我,则更想了解他低沉的那几年,到底在干什么?又发生了什么?我在百度一搜,还真的找到了。
李健的回忆也带给我很多的感触。离开水木年华后,李健在北京一个简陋的四合院住了四五年,这一段时间李健创作很多高质量的佳作,《传奇》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他的邻居原来是故宫的一个木匠,老人家耳朵不灵光,所以李健可以在晚上弹奏音乐,那时候李健沉浸在音乐创作中,很晚才睡觉,有时候天亮了才休息,这个作息时间还熬走了一个小偷。
李健回忆,那时候注意到了一个鬼鬼祟祟的小偷,这个小偷蹲了他好长一段时间。每天晚上都在附近等着他睡觉,两个小时就来看一次,看到李健还没有睡觉,小偷就离开了,没过多久再来看看,如此循环往复。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因为等不到李健睡觉后行窃,熬不过他在作息时间,所以小偷就放弃了。说到这里,李健面带得意的笑了,那段时间他得到了很多灵感。
现在想想,如果没有低谷时期坚持创作的《传奇》,如何能引出金凤凰王菲?更不要谈《歌手》的第二春了,仔细想想,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环环相扣的,也算是佛学中的因果缘吧。李健最打动的我的一句话是:“音乐是一条无路可退的不归路,就是你走上这条路,你已经没有了选择余地,就是你不太会再做别的事情了,或者你已经很难再去适应别的行业了;”
而李健最让歌迷们尊敬的不仅是他清泉般的嗓子,而是他对音乐的敬畏态度。在《歌手》上他翻唱的每一首歌都会竭力寻找原创,比如这首《父亲写的散文诗》,他联系到了原创许飞,想为这次的翻唱付版权费,许飞一开始没要,但李健坚持要给,很多人被他这种真诚对待音乐的态度打动,成为他的粉丝。当然,也收获了他的又一金句:“你是在用别人的作品赚钱。”
写到这里,可能您的心里会有一个小小的疑问,就是这个月的日记里有不少心灵鸡汤的东西,我觉得没有必要把“心灵鸡汤”当成贬义词,关键看是否对自己有用。这也引出了今天日记的感悟:“创过业的小伙伴都知道,真实的创业哪有什么传奇、惊险、曲折的经历,更没有什么干货,每天不是在给别人洒鸡汤,就是自己捧着碗大口的喝鸡汤。每天面临的就是不断挑战自己的舒适区。每天打气、前进,如果累了、倦了、躁了,再打气,再前进,不断的循环往复,一个美好的结果必然要经历枯燥无趣的过程。”
好了,今天的日记就写到这里,《惢客创业日记》咱们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