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或者说未来十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好精力战,坚决不搞疲劳战。如果状态不好,精力不济,那就先把精力弄好再工作,疲劳战坚决不要。
不疲劳应战,就不会难受,就不会有情绪,就不会生病。而精力充沛的时候,学习会觉得轻松,轻松又有收获,这种感觉反复持续,轻松+愉快,这才是学习正常的感受。遵守这个原则,保持这种感觉,持续的越久,任何人都可以越来越学霸。
反之,违背这个原则,搞疲劳战,疲劳就会难受,难受就会有情绪,而有情绪就容易生病,于是新的感受形成,一学习就生病,一学习就难受,一学习就有情绪,久而久之,还会没有心理阴影?
我们仔细想想,到底是工作学习带给了我们难受、负面情绪、生病的体验,还是我们在精力不足的状态下,依然强迫自己的身体大脑工作,才因为疲劳带来了难受、负面情绪,最后生病,痛苦的心理阴影?
这种区别很细小,但却是非常重要,如果掌握不好或是觉察不到,学生时代的学习,就是痛苦的,终身学习,也更是不可能的。这样痛苦的学习就会产生极强的心理阴影,而这种习惯投射到工作上,一提工作,也会有心理阴影,这种习惯投射到与人的交往上,已经很疲劳了,还在舍命陪君子,结果就是觉得与人交往,有心理阴影。于是打游戏娱乐放松,可最后会发现干啥都累。
精力不足的时候,干啥都累而强迫自己干,就会有心理阴影。反之,一直保持精力充沛,发现精力不足,马上各种方法或者一两种常用的方法,快速补充恢复精力,这样就会一直保持轻松。
同一个人,不同的习惯,A-疲劳战,B-效率战,A-疲劳战,拼死撑,拼时间,B-效率战,拼精力,拼轻松,不同的小习惯,久而久之,抱着疲劳战的自己和抱着效率战的自己,一辈子的时间,人生的体验会有差别吗?带给别人的感受会有不同吗?创造的结果会不同吗?而这结果不正是马太效应,这一切不正都是循环吗?
成功始于意念,这个意念就是长线思维,把一切最重要的事情,一切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首先去做,天天去做,把做它们培养成自己的习惯。
当我们不断地把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反复去做,并形成习惯之后,再不断升级我们的习惯,这样我们的生命中就会充满各种好习惯,进而逐渐淘汰掉那些不好的或是不够好的习惯。请问如果这样操作了,我们的人生还会充满辛苦,充满生气,充满各种生病吗?肯定是不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