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Node的安装和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inux基础IO


前言:在Linux操作系统的广阔世界中,文件管理无疑是基石之一,它支撑着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与高效运作。无论是日常办公、软件开发、服务器管理还是大数据处理,都离不开对文件系统的深入理解和熟练操作。因此,掌握Linux基础IO中的文件管理技能,对于每一个Linux用户、系统管理员以及开发者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Linux基础IO中文件管理的学习指南。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掌握Linux文件系统的基本原理

让我们一同踏上这段学习之旅,探索Linux文件管理的奥秘吧!


📒1. 文件管理系统

管理没有被打开的文件的核心操作是:快速定位文件


文件 = 属性 + 内容

文件存放在磁盘中,方便OS/用户对文件进行管理


📚2. 磁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盘面俯视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扇区是磁盘中的最小存储单元 — 512字节(部分4KB)


基本构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磁盘存储的逻辑抽象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操作系统也可以按照扇区为单位进行存取,也可以基于文件系统按照块为单位进行数据 存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文件管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关于文件:


🌞inode

那么到底什么是inode,我们通过Linux操作系统来看一下,我们先创建几个文件和目录,然后输入指令 ls -li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件属性多了一串数字,而这些属性就是inode,保存文件属性也是通过inode保存的


inode的基本概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比特位的位置表示block编号,来判断对用位置block是否被使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创建一个新文件主要有一下4个操作:

    1. 存储属性
      内核先找到一个空闲的i节点(这里是263466)。内核把文件信息记录到其中
    1. 存储数据
      该文件需要存储在三个磁盘块,内核找到了三个空闲块:300,500,800。将内核缓冲区的第一块数据复制到300,下一块复制到500,以此类推
    1. 记录分配情况
      文件内容按顺序300,500,800存放。内核在inode上的磁盘分布区记录了上述块列表
    1. 添加文件名到目录

新的文件名abc。linux如何在当前的目录中记录这个文件?内核将入口(263466,abc)添加到目录文件。文件名和inode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文件名和文件的内容及属性连接起来


⭐如何理解目录

挂载:mount

磁盘空间管理:df

df -h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软链接与硬链接


软链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硬链接

inode内部有引用计数,表示有几个文件名映射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硬链接与软链接的区别

硬链接软链接
存在形式文件副本的形式存在,但不占用实际空间以路径的形式存在
跨文件系统不可以可以
对目录的链接不允许可以
inode编号与原文件共享相同的inode编号有自己的inode编号,但数据块包含目标文件的路径名
删除操作删除其中一个文件名,不会影响另一个文件名的访问删除原文件或目录后,软链接变为悬空链接,无法访问目标
同步性对硬链接或原文件的任何修改都会同时反映在另一个文件上修改软链接、硬链接和源文件,访问三者都是同步变化的(但软链接指向的内容可能因原文件删除而失效)

acm


📖5. 总结

在探索Linux基础IO(输入输出)中的文件管理的旅程即将告一段落之际,我们不禁要感慨这一领域所蕴含的深厚底蕴与无限可能。文件管理,作为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不仅仅是简单地创建、删除、移动文件那么直接,它更是系统资源管理、数据安全、乃至高效编程的基石

希望每一位学习者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继续深入探索Linux的广阔天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希望本文能够为你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让我们一起在编程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谢谢大家支持本篇到这里就结束了,祝大家天天开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