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九边的《复杂世界的明白人》
有些事情,想要稍微做得更好一些,其实并不需要你掌握大量的技能,反而能让你做对事情的,可能就只有那么一两个原则。
比如说,你是做课程的,那你是否在意内容的深度?是否倾注全部精力在打磨?是否真正在讲自己已经做到的事实?
教你判断,什么样的课程很垃圾,很不好卖。很简单,就是那些需要辅助大量「说服」工作的课程,还有一大堆的各种眼花缭乱的促销活动,甚至有些地方还鼓励去 PUA 客户,贩卖焦虑等等,多了去了,懒得聊这些。
但真正想做好课程的人,真的不需要有太多其他的主意,只要你踏踏实实把课程做好,你不可能没有学员。如果你在课程中的每一个内容,都足以改变学员的思考角度、提升专业技能、打开上帝之眼,那何愁你的课程没人要?
不过,没有真正体验过什么是「慢就是快」的人,你跟他说再多,他也只会觉得你就是个白痴。
就好比,很多玩抖音的人,前期拍了一堆脑残、低俗、丑化、蹭热点的视频,确实是能够超级快速地涨粉,但是后来他们发现这些粉,根本不能去变现,所以哪怕粉丝很多,也只能是一个废号。
很简单的道理,你发布什么内容,就吸引什么人群,吸引来的都是脑残、LSP什么的,他们怎么可能会为价值付费呢?
原来觉得「很快」的事儿,反而像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我之前见过几个,只有 600 左右粉的号,居然能每个月稳定变现 30000 多,当然,人家现在做得更好了。
我其实也在想,包括我现在日更写公众号,哪怕写得不怎么样,甚至是不太通顺。但我也要在每篇文章中,尽最大可能把自己想到的、经历过的、学到的等等,都真诚地写出来,让看到文章的人,多少也能借鉴到点啥。
但我知道,写作这件事儿急不来的,它只是在把你每一天的思考和感悟,如实地表述出来,你是在借助文字来传递你的感知,当然文字功夫是需要用很长的一段时间去修炼的,我在努力。
或许,你回头想想,很多事情,如果想做好其实并不复杂,难的是你是否能静下心来,做对的事情,好好去积累,做到始终如一、言行一致。
但很多人,因为贪欲过强,想一夜暴富,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情绪波动,或患得患失,或急于求成,或意志消沉,或太过在意别人的评价,最终成功地把事情搞黄了。
因为他们的「心态」有问题,大多数人是因为最终「心态崩溃」了,才导致大部分事情做不成,其实跟能力关系并不大,是自己坑了自己。也就是佛说的,世人皆堕入贪、嗔、痴,人性弱点,很难回绝。
《心经》一开始就讲“观自在菩萨”,不是说观外面有一个叫自在的菩萨,而是说内观身中的本心本性,观本心本性本来的自在,本来的安宁与满足,一个人只有真正观照到本心本性的自在与俱足,自然而然就会感到发自内在的那种安宁与满足,自然也就放下了各种向外的抓取与追逐。内心安宁了,才能做好本应该要做的事情。
心态不好,能力也不行的人,确实很难过得开心。
像每个公司里,有一些人为了敷衍完成业绩,为了吃老本,你只要稍微花一点点时间去观察他们,总是能够看到他们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而选择花大量的精力去做一些你无法理解的事情。
比如,你是个猎头岗,为企业挖来业内经验丰富的人才,公司也付了你薪资,将来这个人才能为企业产生多少价值,能带团队打下多少业绩,按道理说都跟你没有关系,哪怕这个人才将来当了 CEO,也还是跟你没关系。
因为你本身的职责,就只是找到这个人,然后让他入职。但这个人在企业中如何任用,是老板的事情。但有些人,可能因为后期,自己业务能力不好被冷落了,或者是离职了,就反过头来说,当初要不是我找了谁谁谁,他们公司早就倒闭了,这就是典型的「心态崩溃」。
人总是要选择的,那些对还是不对,短期还是长期,快还是慢,多还是少等等,都得去选。你得去选择对的事情来做,还得是慢慢地长期大量地去做,当所积累的势能到达一定水准后,一定能让自己活得更自由自在。
加油,朋友们!
最后
我是帅帅,一个默默做了 7 年的 Java 编程、架构师成长教练。
很喜欢罗曼·罗兰的一句话:“人最可贵之处在于看透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
愿我们一起,努力追寻本质,依然保持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