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重大活动网络安全保障建设及运营指南

贵州谢高低 2024-05-24 阅读 9
javajvm

随着应用程序的复杂性和负载的不断增加,对JVM进行调优,也是保障系统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方向。

需要注意,调优并非首选方案,一般来说解决性能问题还是要从应用程序本身入手(业务日志,慢请求等),只有在必要时才对jvm进行调优(gc日志和监控异常)。

下面会提供一个线上案例,说明gc调优的重要性。

02_jvm性能调优_垃圾收集器的实现-CSDN博客

调优关注指标

吞吐量

程序运行过程中执行两种任务,执行业务代码的任务和执行垃圾回收的任务;

吞吐量计算公式:CPU在用户应用程序的运行时间/(CPU在用户应用程序的运行时间+CPU在垃圾回收程序的运行时间)

简单理解就是,吞吐量大,意味着应用程序运行的时间越多,执行业务的任务越多。

那么吞吐量多大合适呢,对于我们业务系统来说,肯定是越大越好了,但吞吐量太大会导致什么问题呢?

停顿时间

因为JVM在进行垃圾回收的时候,有些特有的阶段需要停止业务程序的运行,只有这样它才能准确的找到所有可达的节点,确定哪些是垃圾对象并进行清理。

例如:gc停顿100ms,意味着在这100ms内应用程序无法运行。注意这里的停顿时长,只是JVM停止业务程序执行垃圾回收任务的时长,并不是总的垃圾回收时间(有的收集器是一个回收阶段是有多个停顿的)

堆内存大小

当gc完成后,通常会释放一大块内存空间,所以如果频繁的gc,但可用内存没有下降的趋势(或趋势比较小),通常暗示有内存泄漏的问题。

以上三者的关系

这3个指标不可能同时达到,因为他们是一个不可能的关系。

内存变大,要回收的东西肯定变多,停顿时间肯定也会延长。

吞吐量增加,必然要减少垃圾回收的频率,频率降低,垃圾回收停顿的时间也会延长。

停顿时间减少,需要增加gc的频率,导致吞吐量下降。

因此,目前的调优方向主要是吞吐量和暂停时间。(我们的目标是停顿时间竟可能小的情况下,达到最大的吞吐量)

案例-停顿时间过高

系统配置2c12g,默认使用并行回收器。

通过下图的监控,可以发现,gc频率低,但停顿时间比较长(通常停顿时间尽量不要超过300ms)

因为行回收器会导致暂停时间变长,可以考虑更换垃圾收集器(G1) -XX:+UseG1GC -XX:MaxGCPauseMillis=300 ,通过设置合理的暂停时间,减低停顿时间。

为什么没有使用cms呢?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