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获取 request 的耗时
在进行网络请求时,我们经常需要知道请求的耗时。Python 中有多种方式可以获取和计算请求的耗时,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并给出相应的代码示例。
使用 time 模块
Python 的 time
模块提供了获取时间的函数,可以用来计算请求的耗时。我们可以在发送请求前获取当前时间戳,然后在请求返回后再次获取当前时间戳,两者的差值即为请求的耗时。
下面是示例代码:
import time
import requests
start_time = time.time()
response = requests.get('
end_time = time.time()
elapsed_time = end_time - start_time
print(f'Request took {elapsed_time} seconds')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首先导入了 time
和 requests
模块。然后,使用 time.time()
函数分别在发送请求前和请求返回后获取当前时间戳,并计算两者的差值,得到请求的耗时。最后,打印出耗时的结果。
使用 datetime 模块
除了 time
模块,Python 还提供了 datetime
模块用于处理日期和时间。我们可以使用 datetime.now()
函数获取当前时间,然后进行相应的时间计算。
下面是示例代码:
import datetime
import requests
start_time = datetime.datetime.now()
response = requests.get('
end_time = datetime.datetime.now()
elapsed_time = end_time - start_time
print(f'Request took {elapsed_time.total_seconds()} seconds')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导入了 datetime
和 requests
模块。使用 datetime.datetime.now()
函数分别在发送请求前和请求返回后获取当前时间,并计算两者的差值。需要注意的是,total_seconds()
函数用于获取时间差的总秒数。
使用 timeit 模块
Python 还提供了 timeit
模块用于测量代码片段的执行时间。我们可以使用该模块的 timeit()
函数来计算请求的耗时。
下面是示例代码:
import timeit
import requests
elapsed_time = timeit.timeit(lambda: requests.get(' number=1)
print(f'Request took {elapsed_time} seconds')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导入了 timeit
和 requests
模块。使用 timeit.timeit()
函数计算了请求的耗时。需要注意的是,该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一个包含了请求的匿名函数,number
参数用于指定执行的次数。
总结
本文介绍了三种常用的方法来获取 Python 中请求的耗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更好地监控和优化网络请求的性能。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 [Python time module](
- [Python datetime module](
- [Python timeit mod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