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理解网络基础概念

圣杰 2022-04-25 阅读 55

一、协议

事先约定好的一组规则 (由两方遵守)

如交通信号灯 红灯停绿灯行

如课程表 规定几点上课几点下课

从应用程序的角度看 协议可以理解为 数据传输数据解释 的规则

也可以理解为 各个主机之间通信使用的共同语言

协议不匹配时 会出现错误的解读 会出现乱码或连接出错

举个例子 主机A要向主机B发送文件

上述是一种简单的文件传输协议 后来经过完善优化 形成了今天的FTP协议

思考一下 如果 主机A和主机B 系统不一样 可以进行传输么

答:可以 协议与操作系统或平台无关

几个常见的协议

TCP 慢 可靠

UDP 快 不可靠

HTTP 超文本传输

FTP 文件传输

IP 因特网互联

二、认识OSI七层模型

物理层

双绞线 光纤(传输介质)

MODEM (猫 调制解调器)

模式转换与数据转换

将模拟信号(高低电频)转换为数字信号(01)由网卡接收

数据链路层

数据校验 定义了网络传输的基本单位/数据格式(帧)帧是一个有格式的字符串

有ARP协议 IP->MAC (解析)

有RARP协议 MAC->IP

网络层

IP地址 IP协议 路由器(不同网段的桥梁)在网络层

两台机器之间传输的路径选择 点到点的传输(主机A与主机B之间有很多节点

传输层

传输数据 TCP UDP 端到端的传输(主机A到主机B)

会话层

通过传输层建立数据传输的通道

表示层

编码 解码 翻译

应用层

为客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 ftp服务 ssh服务 email服务 http服务

记忆口诀:物数网传会表应

三、认识TCP四层模型

网络接口层

对应七层模型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对应七层模型中:网络层

传输层

对应七层模型中:传输层

应用层

对应七层模型中: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四、数据通信的过程 封装与解包

第一步 通过应用层

数据 \rightarrow  应用层+数据

第二步 通过传输层

应用层+数据  \rightarrow 传输层+应用层+数据 

第三步 通过网络层

传输层+应用层+数据 \rightarrow 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数据

第四步 通过网络接口层/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数据 \rightarrow 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数据

第五步 由网卡发送到路由器或MODEM

注意:通过各个层实际上是利用各个层的协议进行封装

以上五步 是数据封装 从上往下 是一个层层打包的过程

数据的接收对应以上五步反过来 就是一个数据解包的过程

举个例子 手机发送信息 两个字符 对应大小为两个字节

但是实际上的流量消耗不止两个字节 因为有封装和解包的过程

五、网络应用程序的设计模式

C/S 客户端服务器模式 穿越火线

B/S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生死狙击(只能选择http协议 不能缓存数据)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