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Flask 数据库 连接池、DBUtils、http 连接池

七千22 2023-09-25 阅读 77

HTTP常见Header 
Content-Type: 数据类型(text/html等) 
Content-Length: Body的长度 
Host: 客户端告知服务器, 所请求的资源是在哪个主机的哪个端口上; 
User-Agent: 声明用户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版本信息; 
referer: 当前页面是从哪个页面跳转过来的; 
location: 搭配3xx状态码使用, 告诉客户端接下来要去哪里访问; 
Cookie: 用于在客户端存储少量信息. 通常用于实现会话(session)的功能;

以上报头前面的文章多少有涉及到,在这里理解可谓水到渠成。这里只说明cookie。

在 Web认证中 ,因为HTTP协议本身的局限,必须采用其他技术将相关认证标记以某种方式持续传送,以免客户从一个页面跳转至另一个页面时重新输入认证信息。基于Cookie的认证过程,主要由以下三个阶段组成:

(1)发布Cookie。当用户试图访问某Web站点中需要认证的资源时,Web服务器会检查用户是否提供了认证Cookie,如果没有,则将用户重定向到登录页面。在用户成功登录后,Web服务器会产生认证Cookie,并通过HTTP响应中的Set-Cookie头发送给客户端,用于对用户随后的请求进行检查和验证,接着将用户重定向到初始请求的资源。

(2)检索Cookie。在用户随后的访问请求中,客户端浏览器检索Path和Domain等属性与用户请求资源相匹配的Cookie,并将找到的Cookie通过Http请求中的Cookie头提交给Web服务器。

(3)验证CookieWeb服务器提取客户端浏览器递交的Cookie,验证其中的访问令牌。若合法,则将访问请求的资源发送给客户端浏览器;反之则拒绝用户的访问请求。Cookie 认证技术简化了用户访问 Web 网站资源的过程,即用户只需在初次登录网站时输入身份信息进行认证,随后便可以访问被授权的所有站点资源,不再需要重复手工提交身份信息。

下面中是百度百科关于Cookie和Session的解释:

cookie是服务器端创建,浏览器端保存的数据。

当登录网站时发送的http请求携带账号密码,服务器会创建一个唯一的session对象来描述你的会话,并在http响应报头中携带"Set-Cookie: session id"的字段。方便你在会话结束或被销毁前,对该网站发起新的请求,这时浏览器就会自动发送携带Cookie中的session id的请求来进行身份识别。

cookie有到期时间。到期后,再次访问这个Web站点,服务器根据其请求中携带的cookie判断其已经到期,就会提示你再次登录,并销毁原来的session,创建一个新的session对象管理新的会话,也会创建新的cookie返回给浏览器。

当然cookie不止可以进行身份识别,当你在购物网站上购物的时候,把第一个商品加入购物车,然后去访问第二个商品。由于Http是无状态的,无法知道原来你的购物车中有什么,所以利用cookie把第一个商品的信息在本地浏览器存储下来,然后在访问第二个商品的时候把cookie随着新的请求发送。这样cookie就会存储多个商品的信息,最后付款时从cookie中提取这些信息,发送请求给服务器形成购物车功能。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