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7
1. 这周进展
- 写完了毕业论文初稿。
- 翻译完毕了外文资料。
- 重构代码。
2. 总体进度
2.1 论文进度
论文初稿完毕。下面是当前目录结构:
- 前言
0. 简单介绍二维码使用情况,引出问题。
1. 缩小现有二维码尺寸。—— 对识别设备要求高。
2. 延展现有二维码。—— 性能提高较弱。
3. 使用特殊样式的条形码(W码)—— 信息量介于二者之间。
4. 改变识别方式,圆弧式扫描。
5. 使用条形码。
6. iqrcode:可生成正方形或长方形,还可以支持内外翻转、黑白反色、圆点图案,理论上的最高版本为61(422x422),最大大约可处理4万位数字。
7. 引出柱面二维码。 - 背景及相关技术介绍
1. QR Code 编码原理。
2. QR Code 识别过程。
3. code 39 条形码介绍。
4. 介绍柱面二维码。 - 系统分析及设计
1. 普通二维码在圆柱体上的识别区间设计
2. 柱面二维码设计
3. 柱面二维码识别算法设计 - 运行及调试(开发工具及版本介绍)
- 柱面二维码性能分析
-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2.2 项目进度
- 目前能够生成的柱体二维码信息?
- V 1~11 版本的柱体二维码均能生成。
- 仅支持二维码编码样式Ⅱ,即部分特殊字符,大写英语字母以及数字编码。
- 最大数据容量 66 字节。
- 现有的方法有?
- 缩小现有二维码尺寸。—— 对识别设备要求高。
- 延展现有二维码。—— 性能提高较弱。
- 使用特殊样式的条形码(W码)—— 信息量介于二者之间。
- 改变识别方式,圆弧式扫描。
- 使用条形码。
- iqrcode:可生成正方形或长方形,还可以支持内外翻转、黑白反色、圆点图案,理论上的最高版本为61(422x422),最大大约可处理4万位数字。
- 创新点?
- 极大改善了目前二维码贴附于柱面识别效果差的情况。
- 在iqrcode的基础上,加入延展模块,依据柱体半径进行调整宽度。
- 自适应数据量大小选择二维码。
- 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具备iqrcode所具有的特性。
- 不足的地方?
- 没有添加纠错码,没有掩码。
- 二维码的识别算法,生成算法将不兼容现有的算法。
- 识别算法仍然有待加强,实用性仍不高。
- 识别时,需要二维码定位点为旋转中心,钟摆摆动,均可捕获。
3. 存在/未完成的问题
- 由于之前修改了代码,新更改的部分还没有移植到树莓派上,所以,我需要将代码再一次移植覆盖到树莓派上,同时做好调试工作。
- 柱面二维码识别算法准确度仍然需要提高,我会尝试着修改识别算法,将识别准确度提升。
- 由于我们这次是线上答辩,故在最终答辩时,我需要提前准备好演示视频,这一块的工作将会在我移植完毕代码后进行。
4. 下周打算
- 继续完善毕业论文,修改格式、措辞,增删部分内容。
- 和导师商议修改毕业论文以及外文资料。
- 继续重构代码,提升二维码的识别准确性。
- 将项目代码移植到树莓派上。
- 拍摄演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