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计算机网络复习-互联网概述

月半小夜曲_ 2022-01-08 阅读 21
网络

文章目录

1、互联网概述

1.1 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不同的网络之间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构成了覆盖范围更大的计算机网络就称为互联网。

1.2 互联网的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及ISP概念

  • 第一个阶段: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 第二个阶段:建成了三级结构的互联网
  • 第三个阶段: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网。
  • ISP:互联网服务供应商

2、互联网的组成

2.1 C/S含义

C/S客户-服务器模式,指通信中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服务器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与被服务之间的关系。客户是被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2.2 路由器作用

路由器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发送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的核心部分。

2.3 分组转发的优点

优点所采用的手段
高效在分组传输过程中动态分配带宽资源,对通信链路使用逐段占用的方式
灵活为每一个分组独立的选择一条最优的路由线路
迅速以分组转发为单位,可以不先建立连接就直接发送
可靠采用可靠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分组交换网,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

3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 速率:网路中的数据传输速率, 单位:bit/s
  • 带宽:每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Hz
  • 吞吐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实际数据量。
  • 时延 :数组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外一端所需时间。
    -发送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 发 送 时 延 = 数 据 帧 长 度 ( b i t ) 发 送 速 率 ( b i t / s ) 发送时延=\frac{数据帧长度(bit)}{发送速率(bit/s)} =(bit/s)(bit)
    -传输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
    传 播 时 延 = 信 道 长 度 m 电 磁 波 在 信 道 上 的 传 播 速 率 传播时延=\frac{信道长度m}{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m
    -处理时延:主机或路由器收到分组时对其处理所需时间。
    -排队时延:分组在进入路由器中输入队列中的等待时间。
    总 时 延 = 发 送 时 延 + 传 播 时 延 + 处 理 时 延 + 排 队 时 延 总时延 =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
  • 时延带宽积 传 播 时 延 × 带 宽 传播时延 \times 带宽 ×
  • 往返时间RTT

未完成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