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图像处理与机器学习-第一章(概述)

目录

第一章

视觉图像成像

图像的感知和获取

图像采样与量化

模拟图像

数字图像

图像的存储格式


第一章

  • 视觉图像成像
  • 图像感知与获取
  • 图像采样与量化
  • 图像存储与格式

视觉图像成像

视觉是人类最高级的感知器官

光线:射入角膜,通过晶状体,经过玻璃体到达视网膜。

视网膜:受光照产生的电信号经过视觉神经传送到大脑,形成视觉。

人类视觉的特点:

  • 多义性
  • 错觉

图象是具有视觉效果的画面,图象是人类视觉的信息载体。

机器视觉是通过电子化感知和理解(数字图像)“模拟”人类的视觉系统。

图像的感知和获取

场景元对照射能量的反射或吸收

照射源:具有能量的电磁波;不同的照射源会形成不同的图像。

图像采样与量化

模拟图像

  • 通过某种连续的物理量
  • 光或者电等强弱变化
  • 记录图像的亮度信息

数字图像

是模拟图像采样和量化

  • 采用数字方式表达
  • 记录图像亮度信息
  • 计算机存储与处理

模拟信号的采样和量化过程:

查看源图像

 数字图像:对模拟图像进行空间采样和亮度量化

 数字图像可以表示为以像素为元素的矩阵

采样:空间分辨率

          衡量将模拟图像转变为数字图像的空间精度

量化:亮度分辨率

          衡量图像亮度的量化精度。

图像的存储格式

图像的宽和高:M,N

量化级别:L=2^k;

数字存储比特数:b=M*N*K

  • 图像存储格式:

       将数字图像存储在记忆卡上的格式、压缩方式(BMP、JPEG、GIF

  • BMP

       与硬件设备无关不采用其他任何压缩,扫描格式是按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顺序。

  • JPEG

       采用有损压缩的方式去除图像中数据的冗余信息,在获得极高的压缩率的同时保持图像的质量。

  • GIF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