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按有效的元素组合形式计算某一几何点到某直线(轴线)或平面所做的垂足点。
操作:单击“相关元素工具条”中的相应的按钮。如(图1)所示:
或者依次单击菜单“基本测量”与“相关功能”中的“垂足”选项。如(图2)所示:
垂足计算的操作界面。如(图3)所示:
名称:指垂足的名称,可用系统默认命名或输入自定义名称。
元素:进行垂足计算时的第二变量即线、面元素。包括:直线、平面、圆柱、圆锥。
点元素:进行垂足计算的第一变量,即点元素。包括:点、圆、椭圆、球、矩形、槽、圆环。
评定输出:设置是否评定,打印输出。若要评定请输入名义值及公差,选择输出。
以上设置好后点“确定”则在测量结果区显示计算结果。
说明:
a.垂足点计算时有效的元素组合形式如下:
点与直线(轴线)
点与平面
b.垂足计算的结果为一几何点,该点即为测得点在测得直线(轴线)或平面上所做的垂足点。
c.若测得点不在测得直线(轴线)或平面上,则用测得点与垂足点进行组合即可求测得直线(轴线)或平面的垂线。
编程指令:PERPENDICULAR(“str1”,“str2,str3”)
参数说明:str1为垂足的名称
str2为求垂足的点元素
str3为求垂足的线或面元素
应用举例:PERPENDICULAR("垂足-1","点-0,平面-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