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大数据 -- Linux基础1 安装虚拟机 Linux基础命令

booksmg2014 2022-04-14 阅读 49

安装VMware后基础配置:
    1、关闭防火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停止firewall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禁止firewall开机启动

        查看防火墙状态
            firewall-cmd --state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service
        启动防火墙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service

    2、修改主机名
        第一种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名称
        第二种
                 vim /etc/hostname

        查看主机名
                 hostnamectl status

    3、关闭networkmanage服务
        systemctl status NetworkManager     #查看NetworkManager状态
        systemctl stop NetworkManager       #停止NetworkManager
        systemctl disable NetworkManager   #禁止NetworkManager开机启动

    4、修改ip地址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用下面的覆盖原来内容:
TYPE=Ethernet
PROXY_METHOD=none
BROWSER_ONLY=no
BOOTPROTO=none
DEFROUTE=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NAME=ens33
DEVICE=ens33
ONBOOT=yes
IPADDR=192.168.71.200         (192.168.xxx.200  ,其中xxx是dos窗口ipconfig命令下查看到的VMnet8 IPv4 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71.2
DNS1=192.168.71.2

        然后重启网络:service network restart

    5、卸载自带jdk
        查看自带jdk
            rpm -qa |grep jdk
                    卸载:
            rpm -e 自带jdk名称 --nodeps

    6、安装jdk
        (1)上传jdk1.8.0_171到/usr/local/soft
        (2)解压jdk到soft
            cd /usr/local/soft
            tar -zxvf jdk-8u171-linux-x64.tar.gz -C /usr/local/soft
        (3)配置环境变量
            先下载vim插件:yum -y install vim
            vim /etc/profile
            增加
                  export JAVA_HOME=/usr/local/soft/jdk1.8.0_171
                  export PATH=.:$PATH:$JAVA_HOME/bin
                                                让环境变量生效   source /etc/profile    
                    (4)验证jdk是否安装成功
            java -version

    7、映射关系  : ip地址和主机名或者域名之间的对应关系
        ip地址 主机名
        linux配置路径   vim /etc/hosts
        windows配置路径 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

        windows : 映射文件在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文件中新加
            格式:
                    linuxIP地址 主机名
            例如:
                    192.186.64.110 master
    
            linux : 映射文件在/etc/hosts文件中新加
            格式:
                    linuxIP地址 主机名
            例如:
                    192.186.64.110 master

    8、修改启动级别之后重启
        systemctl get-default     #获取默认启动级别
        systemctl set-default multi-user.target    #修改启动级别为无界面  之后输入reboot重启                              

     9、不小心将环境变量的代码删除了,导致系统崩溃:
          解决方法1:卸载重装

          解决方法2:拍快照
                 前提:保证虚拟机是关机状态。
                 功能:可以让虚拟机回到拍快照的那个档,类似回档。
                 步骤:关闭虚拟机,右击虚拟机 -> 快照 -> 拍摄快照 -> 起名字 ,拍摄快照-> 开启虚拟机 -> FinalShell连接上虚拟机  -> vim /etc/profile 打开并修改环境变量(修改步骤在上方)  ->  随便删除,保存退出,source /etc/profile -> 系统崩溃->  关闭虚拟机,右击虚拟机 -> 快照 -> 恢复到快照  ->  回档到拍照那刻,什么操作都没做。。


      10、克隆虚拟机
           步骤:关闭虚拟机,右击虚拟机 -> 管理 -> 克隆  -> 当前状态  ->  完整克隆 -> 起名并存储地址-> 右击克隆的虚拟机 -> 设置 -> 网络适配器,高级  -> 更改MAC地址(点两下后面的“生成”)
          vim /etc/hostname  : 修改主机名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 修改ip地址

          ip addr :  查看ip地址

     11、免密配置
            ssh-keygen -t rsa ,然后按四次回车
            ssh-copy-id -i 主机名

    12、修改启动级别为无界面
          systemctl set-default multi-user.target      之后输入reboot重启

Linux基本命令操作:

    (1)man : 帮助命令查询当前命令的使用方式(打开当前命令的帮助手册)
            man 命令
        
    (2)help : 查看常用命令
            cd --help : 查看cd命令用法

    (3)cd : 切换目录
           cd 目录名称 (单极目录或多级目录(目录全路径或当前目录下开始的全路径))
        (cd /usr/local/soft/ : 打开soft文件夹   cd user :直接打开usr文件夹   cd .. : 返回上一个文件夹   cd / : 返回根目录)
        注意:
            1) / : linux根目录  
            2) ~ : 当前用户的家目录 ,root目录
            3) . : 当前目录
            4) .. : 上一级目录
            5) Tab键 : 一次补全,两次搜索 (例如:cd /usr/ 打开根目录下的usr文件夹  ,当输入cd /u 按下Tab键,会自动将usr/补齐)
            6) cd /usr/local/soft/test/ : test后面加/ 代表进入test文件下

    (4)ls :查看
        ls [选项] [文件名]
        选项:
            -l : 查看详细信息 可以简写为ll  (ll :查看文件夹属性和文件夹名)    -- 常用
            -a : 查看所有  (ls -a : 包含 .  ..  文件夹名)
            -la : 查看所有详细信息
            
        文件颜色:    
            白色        普通文件
            蓝色        目录
            绿色        可执行文件
            红色        压缩文件
            浅蓝色        链接文件(快捷键)
            灰色        其他文件


--  基本功能: 增删改查  --
    (5)mkdir : 创建目录
        mkdir [选项] [目录名称....]      (mkdir test : 创建test文件夹)
        选项:
            -p : 迭代创建     (mkdir -p test1/aaaa/bbbb : 创建test1文件夹,并在test1下创建aaaa文件夹,在aaaa下创建bbbb文件夹)
        注意:
            如果文件夹已存在,不通过
            
    (6)touch : 创建空白文件
        touch 文件名       (touch a.txt : 创建空白文件a.txt)
        注意:
            只能创建空白文件
            如果文件已存在,通过,但不创建
            
            
    (7)rm : 删除
        rm [选项] [文件或目录]      (rm a.txt : 在弹出的命令后输入y ,删除a.txt文件)
        选项:
            -f : 跳过提示信息  
            -r : 递归删除(强制删除)   
            -rf : 跳过提示信息强制删除 (慎用)
        注意:
            单纯的rm 、 rm -f 不能删除文件夹,只有加上 -r 、 -rf 才能删除文件夹。
            使用-rf注意注意注意再注意
        
        
        特例:在test1文件夹下创建aaa、bbb、ccc三个文件夹和a.txt、b.txt两个文件,使用 rm -rf ./* : 删除test1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文件夹。 (./* : 当前目录下的所有)


    (8)rmdir : 删除目录
        mkdir [选项] [目录名称....]
        选项:
            -p : 迭代删除    (rmdir -p test1/aaaa/bbbb : 先删除bbbb文件夹,再删除aaaa文件夹,最后删除test1文件夹)
        注意:
            只能删除空目录
            多级目录只能删除最后一个


    (9)mv : 移动/重命名
        cp [选项] [源文件或目录路径] [新文件或目录路径]         ( mv a.txt ./test1/ : 将a.txt移动到当前目录下test1目录下)
                                                                ( mv a.txt ../ : 将a.txt移动到上一个目录下)
        注意:
            剪切过程中可以对名称做修改,没有特殊需求不要修改    ( mv a.txt ./b.txt : 将a.txt重命名为b.txt并移动到当前目录下)
                                                                ( mv b.txt ../a.txt : 将b.txt重命名为a.txt并移动到上一个目录下)


    (10)cp : 复制
        cp [选项] [源文件或目录路径] [新文件或目录路径]         ( cp a.txt ./aaaa/ : 将a.txt复制到当前目录下aaaa目录下,不改变当前目录文件a.txt)
        选项:
            -r : 递归复制目录                                   ( cp -r bbbb cccc/ : 将bbbb文件夹复制到当前目录下cccc目录下)
        注意:    
            复制过程中可以对名称做修改,没有特殊需求不要修改    ( cp a.txt ./b.txt : 将a.txt重命名为b.txt并复制到当前目录下)

    (11)scp : 远程复制
            复制目录在scp后添加-r ; 显示进度在scp后添加-v (少用)。
    
        第一种: 没有配置免密下
            1)在master的/usr/local/soft/目录下 scp aa.txt 192.168.71.201:/usr/local/soft/ : 将master(192.168.71.200)/usr/local/soft/目录下的aa.txt文件复制到node1(192.168.71.201)/usr/local/soft/目录下
            2)                                   scp aa.txt 192.168.71.201:`pwd` : 这里将pwd取到的值放在后面,效果与上面相同。 (pwd : 查看当前目录下的完整路径  /usr/local/soft/)
            不足:
                中间需要确认:yes ,并输入node1的密码
                
        第二种: 配置免密下
            免密配置:
                1)ssh-keygen -t rsa ,然后按四次回车    (确定是master复制给node1、node2,就在master1里面配置 :  ssh-keygen -t rsa,然后按四次回车 )
                2)ssh-copy-id -i 主机名                 (再在master里面配置 : ssh-copy-id -i 192.168.71.201 ,回车,第一次配置需要输入node1的密码 )
                
            配置好后: 在master的/usr/local/soft/目录下 scp aa.txt 192.168.71.201:`pwd` : 就不需要中间确认:yes ,并输入node1的密码了。
            
            反过来,若node1想复制到master、node2,就需要在node1里面配置免密。
        
        第三种: 配置了映射下
            配置映射:
                1)vim /etc/hosts : 按下i键,打开并编辑hosts文件
                2)在不改动前两行基础下 ,输入 192.168.71.200 master (这里的master是主机名,不能随便起,要和虚拟机名字一致。)
                                               192.168.71.201 node1
                                               192.168.71.202 node2
                3)按下Esc键, 英文状态下按下 Shift 加 : ,输入wq ,表示保存并退出,到此映射配置完成。
                
            配置好后: 在master的/usr/local/soft/目录下 scp aa.txt node1:`pwd` : 就不需要再输入node1的ip地址了。若已经配好免密,则密码也不需要输入了。
            
            同理,反过来,若node1想复制到master、node2,就需要在node1里面配置映射。        
            scp /etc/hosts node1:/etc/hosts : 将master里面映射复制并覆盖掉node1里面的映射,免去再去node1里面去配置映射步骤。
            


---- 在Linux中重命名一个文件的方法:  ------------
        第一种: mv
        第二种: cp

    (12)cat : 查看当前文件内容
         cat aa.txt  : 直接将aa.txt里面的内容输出在控制台上
        
         cat aa.txt bb.txt > cc.txt  :    将文件aa.txt 、 bb.txt合并成cc.txt , cc.txt里面的内容就是aa、bb两个文件的内容。
                                        若cc.txt不存在 ,自动被创建出来 。
    
    
    (13)clear \ Ctrl + l  : 清屏命令
    
    (14)tar : 压缩
    
    (15)tail -f : 实时监控一个文件


    (16)vim : 文本编辑器
        vim 文件名

        如何保存和退出 :
            :wq     :保存并退出
            :q!     :强制退出 不保存
            :q         :退出
            :w         :保存        
            :w!     :强制保存
            :wq!      :强制保存并退出

        如何进入编辑模式:
            i : vim打开一个文件,按住i键,切换到插入模式,可以写数据了。
            o : 下一行进入插入模式

        注意:
            文件存在直接打开。
            文件不存在也直接打开。 :wq 保存就是创建 ,:q! 不保存就是不创建。
            dd    : 删除所在行 (vim打开一个文件,光标移到某一行,直接按两下dd,删除整行)
            Ctrl + c  : 退出编辑模式(类似Esc键)
            Ctrl + q  : 编辑文件时,当我们不小心按了Ctrl + s会发现光标被锁住,这时候可以用此命令来解锁。    
            vim因为意外终止,会产生交换文件(隐藏的) ,和源文件在同一级。


    (17)sudo : 普通用户可以使用超级权限
    
     (18)df -h : 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19)top : 查看内存使用情况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