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背包问题の第五讲】强化利用「等差」特性推导「完全背包」的核心要素

前言

今天是我们讲解动态规划专题中的「背包问题」的第五天。

从本篇开始,我们会完成三道与 ​​完全背包​​ 相关的练习题,希望大家能够坚持住。

另外,我在文章结尾处列举了我所整理的关于背包问题的相关题目。

背包问题我会按照编排好的顺序进行讲解(每隔几天更新一篇,确保大家消化)。

你也先可以尝试做做,也欢迎你向我留言补充,你觉得与背包相关的 DP 类型题目 ~

题目描述

这是 LeetCode 上的279. 完全平方数,难度为 Medium

给定正整数 ,找到若干个完全平方数(比如 1, 4, 9, 16, ...)使得它们的和等于 。

你需要让组成和的完全平方数的个数最少。

给你一个整数 ,返回和为 的完全平方数的「最少数量」。

「完全平方数」是一个整数,其值等于另一个整数的平方;换句话说,其值等于一个整数自乘的积。

例如,1、4、9 和 16 都是完全平方数,而 3 和 11 不是。

示例 1:

输入:n = 12

输出:3

解释:12 = 4 + 4 + 4

示例 2:

输入:n = 13

输出:2

解释:13 = 4 + 9

提示:

  • 1 <= n <=

完全背包(朴素解法)

首先「完全平方数」有无限个,但我们要凑成的数字是给定的。

因此我们第一步可以将范围在 内的「完全平方数」预处理出来。

这一步其实就是把所有可能用到的数字先预处理出来。

同时由于题目没有限制我们相同的「完全平方数」只能使用一次。

因此我们的问题转换为:

给定了若干个数字,每个数字可以被使用无限次,求凑出目标值 所需要用到的是最少数字个数是多少。

这显然符合「完全背包」模型。

目前我们学过的两类背包问题(01 背包 & 完全背包)的原始状态定义都是两维:

  • 第一维 代表物品编号
  • 第二维 代表容量

其中第二维 又有「不超过容量 」和「容量恰好为 」两种定义。

本题要我们求「恰好」凑出 所需要的最少个数。

因此我们可以调整我们的「状态定义」:

为考虑前 个数字,凑出数字总和 所需要用到的最少数字数量。

不失一般性的分析 ,对于第 个数字(假设数值为 ),我们有如下选择:

  • 选 0 个数字 ,此时有
  • 选 1 个数字 ,此时有
  • 选 2 个数字 ,此时有

...

  • 选 k 个数字,此时有

因此我们的状态转移方程为:

当然,能够选择 个数字 的前提是,剩余的数字 也能够被其他「完全平方数」凑出,即 为有意义的值。

代码:

class Solution {
int INF = -1;
public int numSquares(int n) {
// 预处理出所有可能用到的「完全平方数」
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
int idx = 1;
while (idx * idx <= n) {
list.add(idx * idx);
idx++;
}

// f[i][j] 代表考虑前 i 个物品,凑出 j 所使用到的最小元素个数
int len = list.size();
int[][] f = new int[len][n + 1];

// 处理第一个数的情况
for (int j = 0; j <= n; j++) {
int t = list.get(0);
int k = j / t;
if (k * t == j) { // 只有容量为第一个数的整数倍的才能凑出
f[0][j] = k;
} else { // 其余则为无效值
f[0][j] = INF;
}
}

// 处理剩余数的情况
for (int i = 1; i < len; i++) {
int t = list.get(i);
for (int j = 0; j <= n; j++) {

// 对于不选第 i 个数的情况
f[i][j] = f[i - 1][j];

// 对于选 k 次第 i 个数的情况
for (int k = 1; k * t <= j; k++) {
// 能够选择 k 个 t 的前提是剩余的数字 j - k * t 也能被凑出
if (f[i - 1][j - k * t] != INF) {
f[i][j] = Math.min(f[i][j], f[i - 1][j - k * t] + k);
}
}

}
}
return f[len - 1][n];
}
}
  • 时间复杂度:预处理出所有可能用到的数字复杂度为,共有个状态需要转移,每个状态转移最多遍历次,因此转移完所有状态复杂度为。整体复杂度为。
  • 空间复杂度:。

完全背包(进阶)

显然朴素版的完全背包进行求解复杂度有点高。

在上一节讲解 ​​完全背包​​ 的时候,我们从「数学」角度来推导为何能够进行一维空间优化。

这次我们还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再进行一次推导,加强大家对这种优化方式的理解。

从二维的状态转移方程入手进行分析(假设第 个数字为 ):

【背包问题の第五讲】强化利用「等差」特性推导「完全背包」的核心要素_数据结构

至此,我们得到了最终的状态转移方程:

代码:

class Solution {
int INF = -1;
public int numSquares(int n) {
// 预处理出所有可能用到的「完全平方数」
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
int idx = 1;
while (idx * idx <= n) {
list.add(idx * idx);
idx++;
}

// f[j] 代表考虑到当前物品为止,凑出 j 所使用到的最小元素个数
int len = list.size();
int[] f = new int[n + 1];

// 处理第一个数的情况
for (int j = 0; j <= n; j++) {
int t = list.get(0);
int k = j / t;
if (k * t == j) { // 只有容量为第一个数的整数倍的才能凑出
f[j] = k;
} else { // 其余则为无效值
f[j] = INF;
}
}

// 处理剩余数的情况
for (int i = 1; i < len; i++) {
int t = list.get(i);
for (int j = t; j <= n; j++) {
// 当不更新 f[j] 的时候,对应了二维表示中的 f[i - 1][j]

// 可以更新 f[j] 的前提是:剩余的 j - k * t 也能够被凑出
// 更新 f[j] 所依赖的 f[j - t] 对应了二维表示中的 f[i - 1][j - k * t]
if (f[j - t] != INF) f[j] = Math.min(f[j], f[j - t] + 1);
}
}

return f[n];
}
}
  • 时间复杂度:预处理出所有可能用到的数字复杂度为,共有个状态需要转移,复杂度为。整体复杂度为。
  • 空间复杂度:。

总结

今天,我们强化了 ​​上一节​​ 的「完全背包」一维优化方式的遍历顺序推导过程。

又一次的带大家从朴素的二维状态定义出发,逐步推导出一维空间的状态转移方程,并从状态转移方程确定遍历顺序。

可以发现,这道题和我们传统的「完全背包」的状态定义不同:

传统的「完全背包」的状态定义是要我们求最大价值,而本题则是求取得某个价值所需要的最少元素个数。

但模型仍然是对应「每个物品可以选择无限个,每选一个物品会带来相应的价值与成本」的「完全背包」模型。

建议大家结合 ​​上一节​​ 的内容好好体会。

背包问题(目录)

  1. 01背包 : 背包问题 第一讲
  1. 【练习】01背包 : 背包问题 第二讲
  2. 【学习&练习】01背包 : 背包问题 第三讲
  1. 完全背包 : 背包问题 第四讲
  1. 【练习】完全背包 : 本篇
  2. 【练习】完全背包 : 背包问题 第六讲
  3. 【练习】完全背包 : 背包问题 第七讲
  1. 多重背包 : 背包问题 第八讲
  2. 多重背包(优化篇)
  1. 【上】多重背包(优化篇): 背包问题 第九讲
  2. 【下】多重背包(优化篇): 背包问题 第十讲
  1. 混合背包 : 背包问题 第十一讲
  2. 分组背包 : 背包问题 第十二讲
  1. 【练习】分组背包 :​​背包问题 第十三讲​​
  1. 多维背包
  1. 【练习】多维背包 : 背包问题 第十四讲
  2. 【练习】多维背包 : 背包问题 第十五讲
  1. 树形背包 : 背包问题 第十六讲
  1. 【练习篇】树形背包
  2. 【练习篇】树形背包
  1. 背包求方案数
  1. 【练习】背包求方案数
  1. 背包求具体方案
  1. 【练习】背包求具体方案
  1. 泛化背包
  1. 【练习】泛化背包


举报

相关推荐

完全背包问题的再度理解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