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数据结构(JAVA)JDK17语法新增特性

尤克乔乔 2024-11-06 阅读 7

目录

1.栈的定义

2.栈的基本操作

3.栈的顺序存储结构

3.1顺序栈的实现

3.2栈的链式存储结构


1.栈的定义

栈(Stack)是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的线性表。

栈顶(Top)。线性表进行插入删除的那一端。

栈底(Bottom)。不允许进行插入和删除的另一端。

空栈。不含任何元素的空表。

2.栈的基本操作

Initstack(&s):初始化一个空栈S。

StackEmpty(S):判断一个栈是否为空,若栈S为空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Push(&S,x):进栈,若栈S未满,则将x加入使之成为新栈顶。

Pop(&S,&x):出栈,若栈S非空,则弹出栈顶元素,并用x返回。

GetTop(S,&x):读栈顶元素,但不出栈,若栈s非空,则用x返回栈顶元素。

DestroyStack(&S):销毁栈,并释放栈S占用的存储空间(“&”表示引用调用)。

3.栈的顺序存储结构

栈是一种操作受限的线性表。

3.1顺序栈的实现

采用顺序存储的栈称为顺序栈,它利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存放自栈底到栈顶的数据元素,同时附设一个指针(top)指示当前栈顶元素的位置。

栈的顺序存储类型可描述为:

栈顶指针:s.top,初始时设置 s.top=-1;栈顶元素:S.data[s.top]。

进栈操作:栈不满时,栈顶指针先加1,再送值到栈顶。

出栈操作:栈非空时,先取栈顶元素,再将栈顶指针减1。

栈空条件:s.top==-1;栈满条件:S.top=-MaxSize-1;栈长:S.top+1。

另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初始设置栈顶指针s.top=0;进栈时先将值送到栈顶,栈顶指针再加1;出栈时,栈顶指针先减1,再取栈顶元素;栈空条件是s.top=-0;栈满条件是S .top==MaxSize。

1)初始化

2)判栈空

3)进栈

4)出栈

5)读栈顶元素

3.2栈的链式存储结构

采用链式存储的栈称为链栈,链栈的优点是便于多个栈共享存储空间和提高其效率,且不存在栈满上溢的情况。通常采用单链表实现,并规定所有操作都是在单链表的表头进行的。这里规定链栈没有头结点,Lhead 指向栈顶元素

栈的链式存储类型可描述为:

采用链式存储,便于结点的插入与删除。链栈的操作与链表类似,入栈和出栈的操作都在链表的表头进行。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