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知道九章算术,可以有几个人读过呢,九章算术创作于公元一世纪左右。里面大致包括了小学中学的全部分数几何内容。
给本人最大的感慨就是,详细的描述了求解过程,有理有据,有说明。也有很多的问题很多例子,包括土地测量,包括天体测量,非常详尽,还包含行列式的方式解方程。
就算目前已经发展出了很多积分微分等东西但是还是没离开本质。中国还有一个学术叫做易学,和数学刚好相反,数学总结固定规律解决问题,易学------。一个应对的是自然界,一个应对的是人文和社会。
为什么说数学无法给机器意识原因很简单,事物规律不是固定的是变化的。
所谓的表和里 数学属于里,可以细化但是,事情的发展不会因为里 表就是固定的因为规律规则是一个不确定的是变化的,从物理学可以发现不确定原理。
方可知道数学无法在微观世界立足,难以表达微光世界。
数学是一门语言这个门语言无法表达,可以用另一个语言进行表达,比如中文,中文是表达能力最强的语言没有之一。使用易学模型,可以构建n个人的性格特点,能对导出一个人的一生大致的发展方向。
这本身就是一个人工智能模型,但是可以非一一映射。
而数学建立的模型本质是一一映射不变的。
所以数学无法达到给机器意识的。
可以测试一下任何一个如今数学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比如对话,反复的输入一句话答案一定是固定的。今天问的和明天问的,回答的能一样吗。心情好和心情不好能一样吗。
这当然可以通过添加条件和数据量来实现,但是想象着不就和鸡生蛋蛋生鸡是一样的吗,循环往复吗。其实数学的本质任何问题都可以辗转的方法逐步的解决,但是首先要可分割可定量不是吗。
就如同中医所说的少许,每个人听了理解都不一样,但是都对。所以数学的无法给机器的意识原因还在于过于明确。
遐想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