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Linux 安装Redis

一、Redis简介

1.关于关系型数据库和nosql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是基于关系表的数据库,最终会将数据持久化到磁盘上,而nosql数据 库是基于特殊的结构,并将数据存储到内存的数据库。从性能上而言,nosql数据库 要优于关系型数据库,从安全性上而言关系型数据库要优于nosql数据库,所以在实 际开发中一个项目中nosql和关系型数据库会一起使用,达到性能和安全性的双保证。

2.为什么要使用Redis

a、运行在内存,速度快,官方号称支持并发11万读操作,并发8万写操作;

b、数据虽在内存,同时也支持持久化。提供两种方式:

1、将数据保存到数据文件.rdb中,安全性高,但影响效率。如果不是对数据完整性要求极高,不推荐使用这种方式;

2、保存对数据有影响的操作命令到.aof中,保存操作命令的频率可配置,比较灵活,效率高,推荐使用;

        c、支持的数据结构丰富(string、list、set、sorted set、hash)

        d、支持订阅发布功能(subscribe/publish)

3.redis在Linux上的安装

在Redis版本库:https://download.redis.io/releases/ 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下载对应的版本,然后直接下载

1)安装redis编译的c环境

yum install gcc-c++

2)将redis-7.0.8.tar.gz上传到Linux系统中

 

3)下载完成后需要将压缩文件解压,解压到目录/usr/local下  

tar -xvf redis-7.0.8.tar.gz -C /usr/local

4)进入redis目录 使用make命令编译redis

cd redis-7.0.8

make

5)在redis目录中 使用命令安装 redis到/usr/local/redis中

make PREFIX=/usr/local/redis install

6)拷贝redis中的redis.conf到安装目录redis中,修改:

# 1、打开配置文件把下面对应的注释掉
# bind 127.0.0.1

# 2、Redis默认不是以守护进程的方式运行,可以通过该配置项修改,使用yes启用守护进程
daemonize yes

# 3、保护模式
protected-mode no

这里需要将daemonize改为yes,不然每次启动都得在redis-server命令后面加符号&,不这样操作则只要回到Linux控制台则redis服务会自动关闭,同时也将bind注释,将protected-mode设置为no。
这样启动后就可以在外网访问了。

 

7)启动redis 在bin下执行命令redis-server redis.conf

./bin/redis-server& ./redis.conf
或者
./bin/redis-server ./redis.conf

上面的启动方式是采取后台进程方式,下面是采取显示启动方式(如在配置文件设置了daemonize属性为yes则跟后台进程方式启动其实一样)。

两种方式区别无非是有无带符号&的区别。 redis-server 后面是配置文件,目的是根据该配置文件的配置启动redis服务。redis.conf配置文件允许自定义多个配置文件,通过启动时指定读取哪个即可。

 

8)redis的客户端:用来连接redis服务,向redis服务端发送命令,并且显示redis服务处理结果。

redis-cli:是redis自带客户端,使用命令redis-cli就可以启动redis的客户端程序。

redis-cli:默认连接127.0.0.1(本机)的6379端口上的redis服务。
redis-cli -p 端口号:连接127.0.0.1(本机)的指定端口上的redis服务。
redis-cli -h ip地址 -p 端口:连接指定ip主机上的指定端口的redis服务。

 

举报

相关推荐

Linux安装redis /yum安装redis

Linux 安装 Redis

redis安装(linux)

Linux安装Redis

linux安装redis

【Linux】安装Redis

Redis安装Linux篇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