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 Android 视频编解码的流程
要实现 Android 视频编解码,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步骤 | 描述 |
---|---|
1 | 导入相关库 |
2 | 创建 MediaCodec 实例 |
3 | 配置 MediaCodec |
4 | 准备输入数据 |
5 | 向 MediaCodec 输入数据 |
6 | 获取输出数据 |
7 | 处理输出数据 |
8 | 释放资源 |
接下来,我们逐步进行每一步的具体操作。
1. 导入相关库
首先,在项目的 build.gradle
文件中添加以下依赖:
dependencies {
implementation 'androidx.appcompat:appcompat:1.2.0'
implementation 'androidx.media:media:1.3.0'
}
2. 创建 MediaCodec 实例
MediaCodec codec = MediaCodec.createDecoderByType("video/avc");
这里以创建解码器为例,如果需要编码器,可以使用 createEncoderByType
方法。
3. 配置 MediaCodec
MediaFormat format = MediaFormat.createVideoFormat("video/avc", width, height);
codec.configure(format, surface, null, 0);
在配置 MediaCodec 时,需要指定媒体格式、解码后的输出 Surface
对象以及其他参数。其中,width
和 height
分别为视频的宽高。
4. 准备输入数据
ByteBuffer[] inputBuffers = codec.getInputBuffers();
ByteBuffer[] outputBuffers = codec.getOutputBuffers();
通过调用 getInputBuffers()
和 getOutputBuffers()
方法,获取输入和输出缓冲区。
5. 向 MediaCodec 输入数据
int inputBufferIndex = codec.dequeueInputBuffer(-1);
if (inputBufferIndex >= 0) {
ByteBuffer inputBuffer = inputBuffers[inputBufferIndex];
// 将需要解码的数据写入 inputBuffer
codec.queueInputBuffer(inputBufferIndex, 0, inputDataLength, presentationTime, flags);
}
首先,通过调用 dequeueInputBuffer()
方法获取可用的输入缓冲区索引。然后,通过索引获取输入缓冲区,并将待解码的数据写入输入缓冲区。最后,调用 queueInputBuffer()
方法将输入缓冲区入队。
6. 获取输出数据
MediaCodec.BufferInfo bufferInfo = new MediaCodec.BufferInfo();
int outputBufferIndex = codec.dequeueOutputBuffer(bufferInfo, timeout);
if (outputBufferIndex >= 0) {
ByteBuffer outputBuffer = outputBuffers[outputBufferIndex];
// 获取解码后的数据
codec.releaseOutputBuffer(outputBufferIndex, render);
}
通过调用 dequeueOutputBuffer()
方法获取可用的输出缓冲区索引,并传入 BufferInfo
对象用于存储输出缓冲区的信息。然后,通过索引获取输出缓冲区,并处理解码后的数据。最后,调用 releaseOutputBuffer()
方法将输出缓冲区释放。
7. 处理输出数据
renderer.render(outputBuffer, bufferInfo);
在处理输出数据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将解码后的数据渲染到 Surface
上。
8. 释放资源
codec.stop();
codec.release();
在完成视频编解码操作后,需要调用 stop()
方法停止 MediaCodec
,并通过 release()
方法释放资源。
以上就是实现 Android 视频编解码的整个流程。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成功地进行 Android 视频编解码的操作。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