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习大数据,学到flume拦截器的时候发现自定义拦截器需要使用java编写,现在开始学一些java入门的东西.
一. java相关组成
二 java中的变量
- 变量要先定义在使用.
int age = 15
- 定义变量要定义其数据类型.
- 什么类型的变量只能存储什么类型的数据.
- 变量存在访问范围,同一个范围内,多个变量的名字不能一样.
- 变量定义时可以不给赋值,但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有值.
2.1变量的数据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
2.3 类型转换
2.3.1 自动类型转换
类型范围小的变量,可以直接赋值给类型范围大的变量.
2.3.2 表达式的自动类型转换
2.3.3 强制类型转换
当大范围类型的变量赋值给小范围类型的变量时.需要强制转换.
但是,将大范围类型转化为小范围类型,容易出错,因为大范围类型变量可能会超出小范围变量的范围.
三 程序流程控制(控制程序执行的顺序-->重点)
程序中最经典的三种执行顺序:
3.1 if 分支
3.2 switch分支
当一个一个比较的时候,还是使用switch..case比较好,优雅.
3.3 for 循环
3.4 while循环
3.5 do-while循环
do-while执行的特点:先执行,后判断
四 数组的定义和访问
4.1 静态初始化数组
静态初始化数组表示在定义数组的时候直接给数组赋值.
定义语法:
数据类型 [] 数组名字 = new int[] {元素1,元素2....};
int [] arr =new int {1,2,3}
简化写法:
数据类型 [] 数组名 = {元素1,元素2,...}
4.2 访问数组
语法:数组名 [索引]
数组长度:数组名.length
4.3 动态初始化数组
定义数组时,先不存入具体的元素,之确定数组存储的数据类型和数组的长度.
语法:
数据类型 [] 数组名 =new 数据类型[长度]
int [] arr =new int [13]
五 方法
概述:方法是一种语法结构,它可以把一段代码封装成一个功能,以便重复调用.
语法: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 (形参列表){
方法代码
return 返回值;
}
# 定义
public static int sum(int a,int b){
int c =a+b
return c;
}
# 调用
# 语法:方法名(参数)
int res =sum(1,2)
六 方法重载(overload)
定义:一个类中,出现多个方法名称相同,但是参数列表不同的,那么这些方法就成为方法重载.
方法重载的应用场景:
- 在开发过程中,为一类业务 提供多种处理方案.
七 return在无返回值方法中的应用.
八 字符串
在java中,String是字符串的类,java程序中,所有字符串文字都是此类的对象.
String name = "123"
字符串的两种创建方式:
String str = "ayh"
String str = new String("ayh")
字符串的内容不能发生变化.
九 接口
接口就是给出一些没有实现的方法,将他们封装到一起,到某个类要使用的时候,在根据具体情况把这些方法写出来.(所有抽象方法都要实现)
语法:
# 定义接口
interface 接口名{
属性
方法
}
# 定义其他的类来使用接口
public class 类名 implements 接口名{
自己的属性
自己的方法
必须实现的接口的抽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