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常用web服务器性能相关概念


常用web服务器性能相关概念

  • ​​一、前言​​
  • ​​二、QPS(Queries Per Second)​​
  • ​​三、TPS (Transactions Per Second)​​
  • ​​四、RT(Resonse Time)​​
  • ​​五、并发数​​
  • ​​六、吞吐量(Throughput)​​
  • ​​七、总结​​

一、前言

  • 个人主页: ​​ζ小菜鸡​​
  • 大家好我是ζ小菜鸡,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常用web服务器性能相关概念。
  •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点赞、收藏(一键三连)

二、QPS(Queries Per Second)

  概念:服务器每秒处理查询次数,是一台服务器每秒能够处理的查询次数。用户发起查询请求到服务器做出响应这算一次,一秒内用户完成了50次查询请求,那此时服务器QPS就是50。

三、TPS (Transactions Per Second)

  概念:服务器每秒处理的事务数,一个事物是用户发起查询请求到服务器做出响应这算一次。在针对单接口,TPS可以认为是等价于QPS的,如访问order.html这个页面而言,是一个TPS。而访问order.html页面可能请求了3此服务器(如调用了css、js、order接口),这实际就算产生了三个QPS 所以,总结下就是,在针对单接口的时候TPS = QPS ,否则QPS就要看实际的请求次数了。

四、RT(Resonse Time)

  概念:响应实际,就是从客户端请求发起到服务器响应结果的时间。RT这个参数是系统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的大小直接反应了当前系统的响应状态。基本和咱们用户体验息息相关。

五、并发数

  概念:系统能同时处理的请求的数量,很多人经常会把并发数和TPS理解混淆。举例,请求一个index.html 页面,客户端发起了三个请求(css、js、index接口),那么此时TPS =1 、QPS =3 、并发数 3。计算公式 :QPS=并发数/RT || 并发数=QPS*RT

六、吞吐量(Throughput)

  概念:每秒承受的用户访问量,吞吐量(系统能承受多少压力)和当前请求对CPU消耗、内存、IO使用等等紧密相关。单个请求消耗越高,系统吞吐量越低,反之越高。

七、总结

  一个系统的吞吐量和其TPS 、QPS、并发数息息相关,每个系统针对这些值都有一个相对极限值,只要其中某一个达到最大,系统的吞吐量也就到达极限了。如此时压力继续增大,系统的吞吐量反而会下降,原因是系统超负荷工作,各种资源切换等等的消耗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常用web服务器性能相关概念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大家阅读,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点赞、收藏(一键三连)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