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刷朋友圈的你有没有发现微信已经悄悄地增加了一个新功能?
咱们先说说“朋友圈热文”
点击搜索框就能看到“朋友圈热文”,在这里可以看到微信为我们挑选的10篇文章,每次下拉刷新都能看见不一样的内容。
“朋友圈热文”是微信在公众号内容传播渠道上进行的一次新尝试,用户在这里看见的内容将不只是来源于自己的朋友圈,而是整个微信朋友圈数据库中精选的优质文章。
和今日头条、Zaker等信息聚合应用一样,“朋友圈热文”同样是基于微信用户大数据作出的推荐,但具体的推荐标准非常复杂,会根据用户的标签、阅读行为作出优化。用户看了哪些文章,忽略了哪些文章,也会促使未来的推荐结果更加精准。
“朋友圈热文”可以被看作是微信针对公众号文章传播的又一次大动作。毕竟,从公众号概念诞生的那一天起,微信就以一种非常谨慎的态度经营着这个逐渐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中流砥柱的产品。
微信谨慎的背后是对平台价值的保护。皮尤研究中心与奈特基金会于2016年年初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62%的美国成年人通过社交媒体阅读新闻,较4年之前上涨了13%。尽管中美互联网市场有一定区别,但月活跃用户高达7.62亿人的微信势必也会成为很多中国网民阅读新闻的首选来源,有必要对平台内容的质量予以把控。
对于公众号运营人员来说,“朋友圈热文”的发布也是提供了另一种内容传播渠道,让作者的努力能够得到更好的回报。
从长远来看,“朋友圈热文”的影响更多体现在用户阅读文章渠道的多样化。由于文章筛选和匹配原则复杂,公众号运营者并无必要花过多精力研究如何让内容进入“热文”列表,只要按照微信的设想努力提高文章质量,总会有机会得到微信的肯定。
再来看一看微信另一项逆天的“屏蔽新功能”。
我们在发朋友圈时,
有的东西不希望被某些人看到,
就不得不采取一个操作……
过去,我们只能根据分组选择可见范围,
也就是公开(所有朋友可见)、
私密(仅自己可见)、
部分可见(选中的朋友可见)
和不给谁看(选中的朋友不可见)。
于是,有人就会设置各种名单,
比如这样↓↓↓
1.女/男友、前女/男友(什么,这两个你都没有?)
2.家人(含三姑六婆)、家人(不含父母)、父母
3.同学、小学同学、大学同学……
分组多了,
总有发错的时候。
这种时候简直是……
大写的尴尬……
一旦发错,
就算你把那条朋友圈删了,
对方也会收到提醒“该消息已删除”,
留下一个疑问——
“他到底发了什么?”。
然后,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所以要给大家分享一个好消息,
最近微信更新了一个重要功能!
拿出你的iPhone,
找到微信6.3.19版本的更新,
你将看到,
这次更新只有一个变动:
“发表朋友圈选择可见范围时,可以临时选人了”!!!
然后你就会发现,
选择“部分人可见”或“不给谁看”时,
除了原有分组外,
还可以通过下方的“从通讯录选择”
临时增加可见或屏蔽的人了!
哈哈,这样一来,
那些想要隐藏某些小秘密的用户
就有更大的操作空间了!
比如想背着老爹老妈、
老婆、同事等晒一些事儿,
在过去是不可能的,
现在终于可行了!
不过,对一些用户来说,
朋友圈还有不少地方让人很难受。
比如:
1. 不能删除别人在你朋友圈下的评论。
我通常的做法是,删朋友圈,顺便把这人拉黑。但是删朋友圈则意味着,其他人的评论或点赞也被我删掉了,友谊的小船,再次翻了。
2. 没有置顶功能。
我只是觉得某条朋友圈很重要时,想置顶给所有进入我朋友圈的人第一眼就能看到。
还有:
1.可以分时段屏蔽特定的人。
比如“每周一三五可以让A看我的朋友圈”,“每天工作时间可以不让老板看到我发的朋友圈”……
2.可以让评论区的共同好友互相不可见。
即“我和A在评论区的对话,B不能掺和”……
3.屏蔽特定关键词。
比如“我发了自拍照别人不许说我‘丑’”、“不许对我发表情”……
哎,
说好的“多一点真诚,
少一点套路”呢?
最后一句,
安卓的朋友们,
请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