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
- 多种图的基本信息
- 主要掌握:用例图,类图,通信图
15.1 UML建模前言
15.2 UML(用例图——重点)
考察两大方式
1、研读题干里有关项目的详细描述
- 来推导出缺失的参与者的角色和用例的名称
2、根据题目意思,来分析两用例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 包含关系:使用
include
关键字来表达
- 例子:登记外借信息,必须先用户登录——就是包含关系
- 扩展关系:使用
extend
关键字来表达
- 例子:查询书籍信息的时候发现有错,则修改书籍信息——就是扩展关系
- 查询书籍信息是基本用例,每次都会执行
- 修改书籍信息是查询书籍信息的扩展
- 泛化关系
15.3 UML(类图与对象图——重点)
考察方式
1、根据题干填写缺失的:类名,方法名,属性名
2、填写多重度
- 多重度数值的意思如下【2,4是一个意思】
3、填关系
- 实现关系对应接口
- 泛化关系对应类
15.4 UML(顺序图——顺序图也叫做序列图或者时序图。)
归属于:交互图
顺序图:强调时间顺序
考察方式
1、由题干描述,根据处理流程来补充消息【重心放到了消息上】
- 每一个箭头对应的是消息
2、填写对象名
15.5 UML(活动图——了解)
归属于:动态图——状态的变迁
- 类程序流程图
- 粗横线表示——从这里产生了多少个并行的线程
- 所以这里就分成了两个线程
带泳道的活动图【活动图的一种】
- 不同泳道代表了不同的对象
考察方式
根据题干将流程和图的对应来还原缺失
15.6 UML(状态图——了解)
归属于:动态图——状态的变迁
注:实际开发中会员的实现可以用到
状态图描述的是事件
考察方式
给一个系统描述,描述过程中涉及多种状态的变迁
- 填写状态和变迁的条件【也就是出发的事件】
例题讲解【2021】
考察:
- 当对系统、类或用例的动态方面建模时,通常是对反应型对象建模。
- 转换由事件触发
15.7 UML(通信图——重点)
归属于:交互图
通信图又称为协作图
,是顺序图另一种表达方式
- 每一个箭头对应的是消息(方法名)
- 一系列的节点对应的是对象
- 对象的交互通过箭头来标识
考察方式
填写缺失的对象和缺失的消息
顺序图和通信图区别
顺序图:强调时间顺序
例题讲解:2017上
交互图:
- 通信图
- 顺序图
动态图:
- 状态图
- 活动图
- 接口表示形式:
- 供接口用“棒棒糖”式的图形表示,即由一个封闭的圆形与一条直线组成。
- 需接口用“插座”式的图形表示,即由一个半圆与一条直线组成。
- 组件图用于展示组件之间的组织和依赖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