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去中心化交易所

迪莉娅1979 2022-04-14 阅读 75

不同数字资产之间如果要进行兑换,需要经过交易所等中介渠道。

传统交易所是中心化模式,即交易双方通过第三方提供的交易平台按照汇率进行交换,交易平台方往往需要从交易中收取手续费用。这种模式下不仅成本高,而且存在对交易平台依赖过高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去中心化交易所(Decentralized Exchange,DEX)被设计出来。其初步想法是通过基于区块链的协议,让交易双方可以直接进行点对点的兑换。由于无需交易平台方参与,交易成本较低,而且可以实时完成,也不用担心安全风险。目前,去中心化交易所是去中心化金融领域最热门的课题之一。

要实现去中心化交易所,需要解决一些基本问题:

  • 交易能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参与;
  • 交易过程中无人能造假或欺骗对方;
  • 自动计算汇率,并根据汇率来完成交易;
  • 避免市场发生过大波动,带来损失。

目前,去中心化交易所根据其订单位置,主要包括三种模式:链上记账、链下记账和自动做市商。

链上记账

链上记账的思路十分简单,将兑换交易直接存储在区块链上。

该模式实现简单,但是存在较大缺陷。

  • 每笔交易都需要上链,会产生记账费用。当交易频繁时,记账成本过高;
  • 需要将所有信息记录在链上,可能会产生有人提前知晓交易信息而获益;
  • 交易较多时,对区块链的性能要求很高,大部分公有链都无法支持。

采用该方案的平台包括 Stellar 等。

链下记账

与链上记账相反,链下记账将交易存放在第三方平台上。第三方平台仅当需要时候才将交易写入区块链。

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写入大量交易到区块链,但是需要依赖第三方平台,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采用该方案的平台包括 Binance 等。

自动化做市商

类似证券市场中的做市商,可以使用智能合约来实现自动化做市商机制(Automated Market Makers,AMM)。

用户需要兑换货币时,不跟其他用户直接进行交易,而是和区块链智能合约进行兑换。

智能合约背后根据其流动资金池和定价算法(如倒数曲线、直线等)实时算出汇率。每笔交易会收取少量的手续费(如 Uniswap 收取 0.3%)。

该机制无需依赖交易记账,交易成本通常较低,且风险小。

用户也可以将持有的货币按照协议投入流动资金池中,成为流动性提供者(Liquidity Provider,LP)。流动性提供者可以获得交易手续费带来的收益。

该模式主要的问题是市场深度依赖流动资金池,要平衡好 LP 收益和交易成本之间的矛盾。同时,当货币价格波动较大时,LP 可能产生暂时性损失(Impermanent Loss)。

典型的实现协议包括 Uniswap、Bancor 等,平台包括 Kyber 等。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