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计网/数据库面试题(更新中ing~~)

爱动漫建模 2022-02-20 阅读 40

计网/数据库面试题(更新中ing~~)

OSI七层模型与TCP/IP五层/四层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SI 模型全称为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一个网络的标准框架。 OSI 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七层,每一层实现各自的功能和协议,并完成与相邻层的接口通信。

OSI七层模型

① 应用层: 应用程序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的网络应用。不同的应用层“协议”为不同的网络应用提供服务。例如域名系统 DNS,支持万维网应用的 HTTP 协议,电子邮件系统采用的 SMTP 协议等。在应用层交互的数据单元:报文。
② 表示层:数据压缩,数据加密以及数据描述。格式转换。使通信的应用程序能够解释交换数据的含义,其向上为应用层提供服务,向下接收来自会话层的服务。
③ 会话层:建立、管理和终止表示层实体之间的通信会话。该层提供了数据交换的定界和同步功能,包括了建立检查点和恢复方案的方法。
④ 传输层:两台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应用程序利用该服务传送应用层报文。该服务并不针对某一特定的应用,多种应用可以使用同一个传输层服务。由于一台主机可同时运行多个线程,因此传输层有复用和分用的功能。
⑤ 网络层:封装数据报。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节点,确保数据按时成功传送。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传输层产生的报文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和包,向下传输到数据链路层。在网络层使用的协议是无连接的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和许多路由协议,因此我们通常把该层简单地称为 IP 层。
⑥ 数据链路层:传帧。相邻节点之间,传送数据时,本层将网络层的 IP 数据报->帧,在两个相邻节点间的链路上传送帧。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可以知道信息的起始位置,也能判断是否出错然后删掉它。
⑦ 物理层: 传比特流。实现计算机节点之间比特流的透明传送,尽可能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使其上面的数据链路层不必考虑网络的具体传输介质是什么。

(传输层)协议的多路分用和复用

如果某层的一个协议对应直接上层的多个协议或者实体,则与要多路复用和多路分用
复用:多个应用层进程可同时使用下面传输层的服务
分用:传输层把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上面应用层中的相应进程。

TCP/IP四层模型

① 应用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通过不同的应用层协议为不同的应用提供服务。例如:FTP、Telnet、DNS、SMTP 等。
② 传输层:传输层,为上层实体提供源端到对端主机的通信功能。传输层定义了两个主要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③ 网际互联层
网际互联层对应 OSI 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主要负责相同或不同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在网际互联层, IP 协议提供的是一个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递服务。该协议实现两个基本功能:寻址和分段。根据数据报报头中的目的地址将数据传送到目的地址,在这个过程中 IP 负责选择传送路线。除了 IP 协议外,该层另外两个主要协议是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GMP)和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④ 网络接入层
网络接入层的功能对应于 OSI 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它负责监视数据在主机和网络之间的交换。事实上,TCP/IP 并未真正描述这一层的实现,而由参与互连的各网络使用自己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然后与 TCP/IP 的网络接入层进行连接,因此具体的实现方法将随着网络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TCP/IP五层模型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只是为介绍网络原理而设计的,实际应用还是 TCP/IP 四层体系结构。

(传输层)TCP和UDP协议对比

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其中面向连接的 TCP 协议保证了数据的传输可靠性,面向无连接的 UDP 协议能够实现数据包简单、快速地传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传输层)TCP协议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
发送方-> SYN(握手信号) -> 接收方
发送方<- SYN(握手信号)/ACK(确认字符) <- 接收方
发送方-> ACK(确认字符) -> 接收方
为什么是三次,两边都需要确认自己的收发以及对方的收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次挥手

发送方-> FIN(结束信号) -> 接收方
发送方<- ACK(确认字符) <- 接收方
发送方<- FIN(结束信号) <- 接收方
发送方-> ACK(确认字符) -> 接收方
为什么是四次,就是,互相更新对方那自己是否已知。我知道了,你知不知道我知道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应用层)HTTP的长连接、短连接(实质是传输层tcp的)

HTTP的长连接和短连接本质上是TCP长连接和短连接。HTTP属于应用层协议,在传输层使用TCP协议,在网络层使用IP协议。

短连接的操作步骤是:

长连接的操作步骤是:

什么时候用长连接,短连接?
长连接多用于操作频繁,点对点的通讯,而且连接数不能太多情况,。每个TCP连接都需要三步握手,这需要时间,如果每个操作都是先连接,再操作的话那么处理速度会降低很多,所以每个操作完后都不断开,次处理时直接发送数据包就OK了,不用建立TCP连接。例如:数据库的连接用长连接, 如果用短连接频繁的通信会造成socket错误,而且频繁的socket 创建也是对资源的浪费。

URL和URI的区别

URL是全球资源定位符,家庭地址
IE浏览器中输入的那个地址就是URL。例如 http://www.163.com就是一个URL。
URI是资源的通用标志符,身份证
HTML文档、图像、视频片段、程序,由一个通过通用资源标志符(Universal Resource Identifier, 简称"URI")进行定位。

HTTP和HTTPS的区别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它可以使浏览器更加高效,使网络传输减少。

HTTPS:是以安全为目标的HTTP通道,简单讲是HTTP的安全版,即HTTP下加入SSL层,HTTPS的安全基础是SSL,因此加密的详细内容就需要SSL。SSL(Secure Sockets Layer 安全套接字协议)

《数据库》

1.内连接、外连接、左连接、右连接、自然连接、 笛卡尔积

内连接(inner join):交集
外连接(outer join):并集
左连接(Left Join):产生表A的完全集,而B表中匹配的则有值(没有匹配的则以null值取代)
右连接(Right Join):产生表B的完全集,而A表中匹配的则有值(没有匹配的则以null值取代)
自然连接(natural join):自然连接得到的结果表中,两表中名称相同的列只出现一次。
select * from employee natural join department;

2.锁的类型, 共享、排它、更新、乐观、悲观

为什么需要锁?

共享(S)锁:
读。多个事务可封锁一个共享页;任何事务都不能修改该页; 通常是该页被读取完毕,S锁立即被释放。
排它(X)锁:
写。仅允许一个事务封锁此页;其他任何事务必须等到X锁被释放才能对该页进行访问;X锁一直到事务结束才能被释放。
更新(U)锁:
预定写。用来预定要对此页施加X锁,它允许其他事务读,但不允许再施加U锁或X锁;当被读取的页将要被更新时,则升级为X锁;U锁一直到事务结束时才能被释放。

3.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

clustered index
nonclustered index
一本字典,聚集索引就是拼音顺序,A-Z,A打头的都在一起
非聚集就是部首顺序,偏旁部首分散在各个字母

4.数据库查询怎么优化?

1.使用索引

2.优化SQL语句

3.优化数据库对象

详细展开说:
https://www.cnblogs.com/arxive/p/10597002.html

5.主键、外键

==主键:==表中经常有一个列或多个列的组合,其值能唯一的标识表中的每一行。
==外键:==用来表示表与表之间联系,是表中的一个列。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