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触接口测试之前,我曾用到过一个工具叫做Fiddler,是一个很好的Web调试工具,它能记录所有客户端和服务器的http和https请求,允许你监视,设置断点,甚至修改输入输出数据。例如你监听百度的搜索接口,在请求发送前设置断点,断点生效时修改查询参数的内容,然后再发送请求,则返回的响应是针对修改后内容的搜索结果。
用了一段时间HttpClient之后,代码也不想维护了,所以学习使用了PostMan和JMeter用来进行接口测试。
PostMan曾是Google Chrome的一个强大插件,后来独立出来有了客户端,功能自然也更加强大和完善,较新版本的UI如下图。
PostMan的初级使用也十分简单:
1. 图中Post位置,选取http请求类型,常用的Post,Put,Get等。
2. URL,一般此处只填入固定的url,不包括参数,当然也可以填,不过没有下一项Params清晰明了。
3. Params,配置URL中参数信息,具体可以参考百度搜索结果页面的URL,里边会包含你输入的搜索内容;
4. Authorization,如果接口需要认证的话,需要填入相应的参数;
5. Header,请求的header内容,有默认的参数,也可以修改,或者添加自定义header;
6. Body,请求传入的数据,一般为json格式。
7. Pre-request,此处开始需要简单的代码基础,脚本中可以动态设置此请求的参数或者其他自定义操作。
8. Tests,此脚本中可以加入断言,判断响应是否正确,省去人力验证的步骤。
以上,是PostMan较新版本的基础应用,之后点击执行,查看响应结果即可。
当然,从其UI左侧的功能模块图标就能看出,PostMan的野心还是很大的,比如Mock Service可以提供服务器的Mock功能,代替未完成的功能提供接口,供测试使用;Monitor提供检测功能,可以反映接口性能指标等。
PostMan本人用的不多,仅仅验证接口功能,关于其他功能就不献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