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数据结构概述

天涯学馆 2022-04-01 阅读 47
数据结构

1、术语

  1. 数据(Data):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
  2. 数据元素(Data Element):是数据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个体。相当于表的一行。
  3. 数据项(Data Item):是数据元素的组成部分。相当于表的列。
  4. 数据对象(Data Object):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相当于表。
  5. 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2、逻辑结构

  1. 定义:逻辑结构: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与数据存储无关,独立与计算机之外。
  2. 数据元素按照定义分类:
    1. 集合:元素之间没有关系,比较松散

    2. 线性结构: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关系。除了开始和终端结点,其他结点由有一个前驱和一个后继。

    3. 树形结构: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关系。

    4. 图形结构:元素之间存在==多对多==关系。

       

  3. 数据的逻辑结构需要2部分:数据元素(data)、数据元素的关系(relationship)

3、存储结构

定义:存储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也称为物理结构,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的实现。

存储结构的四种方式:

  1. 顺序存储:在一片连续的存储空间中进行存储,元素的逻辑位置和物理位置保持一致。例如:数组

 

2.链式存储:可以存储在任意的物理物质上,需要额外的部分存放逻辑关系的指针。例如:链表

3. 索引存储:存储数据的同时,额外的存储一个索引表。在查询时可以提高效率。

4.散列存储:一般情况物理上可以是连续的存储空间,需要通过散列函数hash来确定存储位置。在查询时可以提高效率。

 

数据操作

  • 初始化:创建、销毁:

  • 数据操作:插入/添加、删除、修改

  • 数据使用:查找、遍历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