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无线电管理局介绍,5G-ATG 基于 5G 公众移动通信技术,通过沿飞机航线设置符合相应国际规则和国内规定的特殊基站及波束赋形天线,在地面与飞机机舱间建立地空通信链路,使乘客在机舱内通过无线局域网接入方式访问互联网。
此次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中国移动开展 5G-ATG 试验,将进一步提升 5G 网络覆盖的空间维度,拓展 5G 的行业应用场景,更好满足航空旅客日益增长的空中访问互联网需求。
叽里星座注:ATG(全称 Air To Ground)地空通信系统,通过沿航线部署地面专用基站,利用 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机载通信设备和 ATG 基站,实现飞机与地面双向通信。5G ATG 利用 5G 通信技术优势,建立大宽带、高速率、低延时的地空通信系统,能够实现飞行状态数据、飞行操作数据、发动机等关键部件数据、舱内视频数据及气象数据等的秒级实时传输,实现对飞行全过程、全要素的监控与追踪,对于提升飞行安全、应急决策与指挥、危险识别与故障排查等具有重要作用。
2021/5/14 17:41
5G ATG,终于来了!
C114讯 5月14日消息(岳明)日前,民航局正式发布《中国民航新一代航空宽带通信技术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首次明确提出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航空宽带通信技术应用于中国民航的系统性实施路径。
《路线图》统筹明确了5G通信技术在民航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场景,为民航各运行单位使用无线数据通信技术解决运行需求提供技术指南,将推动5G等新一代航空宽带为核心的航空通信系统协同发展和全面应用,促进民航高质量发展。
这也意味着,备受业界期待的5G ATG终于进入了“快车道”。
最后一块“处女地”
许多人在国内航班上都有类似难熬的经历:无法与地面保持及时通讯、获得第一时间的资讯、观看精彩互动的直播、盯盘进行股票交易、享受网上视听饕餮,打网络联机游戏等,与国际多数航司实现空中互联相比,国内互联飞机不足5%,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最后一片信息孤岛。
面对我国民航市场的高速增长,空中互联的强烈需求,民用航空局颁布政策开放使用手机,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加快“推动飞机上互联网业务”;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航空公司对于航空互联网需求更加迫切,空中互联这一“刚需空白”市场正迎来大爆发。
今天上午,中国民用航空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目前,飞机上的无线网络速率相对较慢,主要是受到通信技术体制限制原因。为解决此问题,民航局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加快推进网络基础设施演进升级,有效提升通信速率。一是将传统卫星通信技术升级为高通量卫星通信技术;二是结合5G新基建,将ATG通信系统由4G升级为5G通信技术;三是优化现有网络结构,增强网络覆盖。
5G ATG是最佳技术选择
在空地云网产业图谱中,天地互联技术路径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主要有通过Ku频段卫星、海事L频段卫星、ATG与地面互联网连通,三种主流的技术演进路径。
从全球主要市场来看,ATG与卫星飞机互联网互补,主流市场陆上航线以ATG为主,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以美国为例,作为全球最早商用3G ATG网络的市场,其采用了ATG+卫星的组网策略,今年将会推动5G ATG网络升级。欧洲同样采用了ATG+卫星的混合组网策略,欧洲内由LTE提供服务,洲际范围由卫星提供服务。
ATG之所以成为主流,主要是因为在陆上航线同等覆盖面积下,ATG带宽更大、成本更低、体验更好;而卫星方式设备价格高、带宽能力弱、体验较差、流量费高,全球采用卫星方案的航空公司,仅仅是将其作为一种旅客服务产品,无法盈利,至今无一成功案例。
显而易见,5G ATG网络可以带来更高的带宽能力、更经济的费用、更广泛的覆盖,而良好的用户体验则是航空互联网商业模式成功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