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线上政务服务平台可以如何优化?

2019年5月31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不断汇聚,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线上“办事大厅”。

《2020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上海在线服务指数位列全球城市第9位。同时,“一网通办”也受到国家关注,被写入2019年和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对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时代治理需求的有力回应,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年来,多省份针对数字经济试验区、数字治理系统、大数据发展、数据安全等具体问题制定了政策办法,促进数字政府建设的纵深推进。“粤省事”“苏服办”“渝快办”等一批政务服务品牌擦亮了各地区电子政务的“新名片”。

线上政务服务平台可以如何优化?_智慧市政

建设数字化政府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的,但数字化政府建设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道路仍任重道远。

在政务服务平台的一体化建设中往往面临以下难题:

1、业务系统分散,形成信息孤岛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政企内部流程、业务办理都逐步“掌上”化。但在“掌上化”、“电子化”的同时,各个业务系统分散在不同入口,系统间业务逻辑不连贯、业务分散,各类数据难以打通。一旦涉及跨部门或跨系统协作,更是难以快速推动。

2、政务数据安全存在隐患

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信息技术也随之飞速发展,我国的政务服务事项也在不断的往网上迁移,由此,政府部门网站以及政务新媒体等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信息。因为这些信息涵盖政府部门还有公民个人的信息,因此保护数据信息安全就变得至关重要。目前现阶段,我国的网上安全建设还需完善,一些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例如:盗取信息、网页篡改等。一旦这些情况出现,将造成信息泄漏,甚至政务服务系统无法运作。

3、数字化需满足互联安全合规要求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准则对一体化政务服务建设提出了可信身份认证、数据交换、安全保障等领域的要求,需要整体解决移动端设备、应用和数据,以及通信网络、移动接入、后台服务等安全问题,为移动政务转型构建合规环境。

4、代码可维护性低,敏捷迭代难落地

伴随信息化、数字化浪潮,大量业务均已实现线上化。但各个系统在多个不同时期开发,IT架构零散、陈旧,历史代码可维护性极低。在此背景下,IT部门极难快速响应需求、实现敏捷迭代。

针对以上问题,小程序容器技术提供商​​FinClip ​​从技术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

1、政务小程序无需重复建设,实现一端开发多端上架 政务App通过集成FinClip SDK,从而获得小程序运行能力,同时FinClip支持主流小程序语法,已经开发好的政务小程序无需二次开发即可快速复用,有效降低系统建设成本,辅助政务平台实现信息集中、管理集中、业务集中的一体化平台建设。

2、支持国产操作系统与私有化,助力系统安全 FinClip 支持私有化部署,确保网络通信安全可靠,采取加壳保护、代码混淆、反调试等安全加固措施,以提高加密协议等级。同时,FinClip全套服务均已完成信创对接,支持统信UOS、麒麟等国产操作系统;在加密方面也已经全面对接国密,保证系统整体安全可用。

3、规则引擎配置,实现多角色服务 小程序轻量、便捷,灵活的“上下架”发布,便于应对不断新增的业务需求。同时,针对不同的群体用户(企业、民生等不同群体),通过规则引擎配置,实现个性化的服务应用展示。基于灰度发布能力服务灵活配置及推荐,使政企服务轻松实现地域性服务特色,针对不同用户轻松实现个性化投放。

4、优化一体化平台开发模式,实现敏捷迭代 基于FinClip 实现“Native+小程序”混合开发架构,摒弃紧耦合式的业务应用,结合小程序轻量、便捷的特性,以组件化、松散耦合的架构重构业务应用。同时小程序可独立开发测试、支持热更新,满足政企App高频发版需要。

数字政府建设是适应数字时代和网络社会治理要求的有效手段,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系统性、整体性的重要途径。伴随着数字化政府的深入推进,一个更加高效智能的政府将加速实现。

​​FinClip​​凭借插件化、嵌入式、轻量而灵活的产品特点及行业领先优势已经赋能银行、证券、政企、电商、航空、园区、零售等多个行业,在无界开放银行、数字券商、监管与合规科技、电子政务、信创等方面形成较有特色的创新应用案例。现在登陆官网点击咨询即可获得行业解决方案!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