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R语言观察日志(part8)-RMarkdown之其他语言

东林梁 2022-06-02 阅读 76

学习笔记,仅供参考,有错必纠

参考自:官方文档​​rmarkdown​​​;​​R Markdown中配置python​​

R Markdwon



其他语言



我们的.Rmd文件同样可以执行除了R以外的语言,比如:

  • Python
  • SQL
  • Bash
  • Rcpp
  • Stan
  • JavaScript
  • CSS


要使用这些语言的引擎运行代码块,就需要在代码块开头提前声明语言的名字,比如: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data = np.array([1, 2, 3])
print(data)
```

我们也可以设置python解释器的路径,例如:

```{python engine.path = 'F:/software/Anaconda/python.exe' }
import numpy as np
data = np.array([1, 2, 3])
print(data)
```

注意,如果没有设置python解释器路径的话,R就会默认在我们系统的PATH路径下寻找python解释器.



注意!如果此时我们将文档导出,可能会报错,这时我们要下载reticulate包,该包的作用是实现在R中使用python接口:

install.packages("reticulate")

下载完该包后,我们再导出包含python语言的文档就不会报错啦:

R语言观察日志(part8)-RMarkdown之其他语言_数据





默认情况下,R Markdown显示数据框(data frame)和矩阵(matrix),就像它们在R终端中显示的一样(以等宽字体)。

如果我们希望通过表格的形式显示数据,可以使用​​knitr​​​包下的​​kable​​函数,如下所示:

```{r echo = FALSE, result = 'asis'}
library(knitr)
data("iris")
kable(iris[1:5, ], caption = "测试图片")
```

使用​​results='asis'​​块选项,可以确保原始表输出不被knitr进一步处理。

利用上述代码,在HTML文档中,我们生成了一个数据表:

R语言观察日志(part8)-RMarkdown之其他语言_数据_02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