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Socket 写一个简单的客户端-服务器通讯实例
前提条件
相关介绍
实验环境
TCP 服务器端
创建流程
- 创建 TCP 服务端的 socket
- bing 绑定 ip 地址和端口号
- listen 使套接字变为被动套接字
- accept 取出一个客户端连接,用于服务
- recv/send 接收和发送消息
server代码内容
import socket
import sys
'''
TCP 服务器端的创建流程
1.创建 TCP 服务端的 socket
2.bing 绑定 ip 地址和端口号
3.listen 使套接字变为被动套接字
4.accept 取出一个客户端连接,用于服务
5.recv/send 接收和发送消息
6.关闭套接字
'''
# 创建 tcp 服务端的 socket 对象
# socket.AF_INET 表示 IPv4 协议, AF_INET6 表示 IPv6 协议
# socket.SOCK_STREAM 流式套接字,用于 TCP 协议
serversocket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获取本地主机名
host = socket.gethostname()
# 设置端口号
port = 9999
# 绑定端口号
serversocket.bind((host, port))
# listen 使套接字变为被动套接字,设置最大连接数,超过后排队
serversocket.listen(5)
while True:
# 建立客户端连接,新的客户端来链接服务器,那么就产生一个新的套接字专门为这个客户端服务
# client_socket 用来为这个客户端服务
# tcp_server_socket 就可以省下来专门等待其他新客户端的链接
# accept 返回的新套接字是标识这个新客户端的
clientsocket,addr = serversocket.accept()
# 接收客户端发来的消息 # 1024 表示本次接收的最大字节数
recv_data = clientsocket.recv(1024)
print("接收到客户端%s 的数据:%s" % (str(addr), recv_data.decode('utf-8')))
msg='欢迎访问服务器端!'+ "\r\n"
# 回复数据给客户端
clientsocket.send(msg.encode('utf-8'))
# 关闭套接字
clientsocket.close()
# 关闭套接字
serversocket.close()
输出结果
python server.py
TCP 客户端
创建流程
- 创建 TCP
- 连接服务器
- 发送数据给服务器端
- 接收服务器端发送来的消息
- 关闭套接字
client代码内容
# 导入 socket、sys 模块
import socket
import sys
'''
TCP 客户端的创建流程:
1.创建 TCP
2.连接服务器
3.发送数据给服务器端
4.接收服务器端发送来的消息
5.关闭套接字
'''
# 创建 tcp 服务端的 socket 对象
# socket.AF_INET 表示 IPv4 协议, AF_INET6 表示 IPv6 协议
# socket.SOCK_STREAM 流式套接字,用于 TCP 协议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构建目标地址
# 获取本地主机名
host = socket.gethostname()
# 设置端口号
port = 9999
# 连接服务,指定主机和端口
s.connect((host, port))
# 要发送给服务器端的数据
send_data = "Hello server!"
# 4、发送数据
s.send(send_data.encode("utf-8"))
# 接收服务器端恢复的消息, 没有消息会阻塞
# 1024 表示接收的最大字节数
# 接收小于 1024 字节的数据
msg = s.recv(1024)
s.close()
print (msg.decode('utf-8'))
输出结果
python client.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