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闭原则(Open Close Principle)
- 意思:软件模块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 举例:在程序需要进行新增功能的时候,不能去修改原有的代码,而是新增代码,实现一个热插拔的效果(热插拔:灵活的去除或添加功能,不影响到原有的功能)。
- 目的:为了使程序的扩展性好,易于维护和升级。
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 意思:继承必须确保父类所拥有的性质在子类中仍然成立。
- 举例:只要父类能出现的地方子类就能出现。反之,父类则未必能胜任。
- 目的:增强程序的健壮性,即使增加了子类,原有的子类还可以继续运行。
依赖倒转原则(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
- 意思:面向接口编程,而不是面向实现编程。
- 举例:以计算机系统为例,无论主板、CPU、内存、硬件都是在针对接口设计的,如果针对实现来设计,内存就要对应到针对某个品牌的主板,那么会出现换内存需要把主板也换掉的尴尬。
- 目的:降低模块间的耦合
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 使用多个隔离的接口,比使用单个接口要好。
- 举例:比如:登录,注册时属于用户模块的两个接口,比写成一个接口好。
- 目的:提高程序设计灵活性。
迪米特法则(最少知道原则)(Demeter Principle)
- 意思:一个实体应当尽量少的与其他实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得系统功能模块相对独立。
- 举例:一个类公开的public属性或方法越多,修改时涉及的面也就越大,变更引起的风险扩散也就越大。
- 目的:降低类之间的耦合,减少对其他类的依赖。
单一职责原则( 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
- 意思:一个类只负责一个功能领域中的相应职责,或者可以定义为:就一个类而言,应该只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
- 举例:假如有类Class1完成职责T1,T2,当职责T1或T2有变更需要修改时,有可能影响到该类的另外一个职责正常工作。
- 目的:类的复杂性降低,可读性提高,可维护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