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盘点Python集合中一个“坑”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大家好,我是Python进阶者。

一、前言

前几天在Python最强王者交流群有个叫【Chloe】的粉丝问了一个Python集合的问题,这里拿出来给大家分享下,一起学习下。


盘点Python集合中一个“坑”_编程语言

看到这个输出结果应该很意外吧?

说实话,我一开始也以为输出的是第四个答案,但是实际上并不是。


盘点Python集合中一个“坑”_编程语言_02

二、解决过程

这个题目很显然是Python基础知识,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才行。


盘点Python集合中一个“坑”_python_03

那么这个地方关于is(比较的是内存地址id)和==(比较的是数值)的用法就安排上了。

盘点Python集合中一个“坑”_人工智能_04

我们都知道,集合会自动去重,针对这个题目,最开始容易想到的答案肯定是最后一个,其实不然,如下图所示:


盘点Python集合中一个“坑”_编程语言_05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盘点Python集合中一个“坑”_字符串_06

其实在Python集合里边,去重,去的是重复的值。对于数字类型(包括intfloatboolcomplex)都是使用 == 进行比较。


盘点Python集合中一个“坑”_人工智能_07

也就是说 True == 1 的结果也是True。那么print({1, 1.0, 1.00, True}),结果只能是{1}


盘点Python集合中一个“坑”_人工智能_08

这里不得不提到,上次发的那个文章,小小明大佬用bool值去加上某个数字,用于字符串切片。详情请戳:手把手教你使用Python提取快递信息。


盘点Python集合中一个“坑”_人工智能_09

通过pandas进行提取,这里使用小小明大佬给的指导代码,可以提取省位,真不错!


盘点Python集合中一个“坑”_数据分析_10

df['地区2']=df.地区.apply(lambda s: s[:(s in ("黑龙江省", "内蒙古自治区"))+2])

这个逻辑确实很强!

如此一来,大家伙就都明白了。


盘点Python集合中一个“坑”_数据分析_11

这里【瑜亮老师】给出了充分的理论认证。Python的基本数据类型有这6种:

不可变数据(3 个):Number(数字)、String(字符串)、Tuple(元组);

可变数据(3 个):List(列表)、Dictionary(字典)、Set(集合)。

其中Number有 intfloatboolcomplex(复数)这4种。


盘点Python集合中一个“坑”_人工智能_12

既然4个都是Number,那就是说他们就可以直接相加。那么True == 1 == 1.0 == 1e0的结果就是True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盘点Python集合中一个“坑”_python_13

真是到处都是知识盲区啊!

这里【冯诚】大佬给出了一个示例,如下图所示:

盘点Python集合中一个“坑”_字符串_14

虽然不知道原因,但是我看了之后大为震撼,经过【瑜亮老师】一番讲解,大家都顿悟了。


盘点Python集合中一个“坑”_python_15

不得不承认,小小明大佬给我们带来的惊讶实在是太多了。

盘点Python集合中一个“坑”_python_16

三、总结

大家好,我是Python进阶者。这篇文章主要盘点了Python集合中一个“坑”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析和代码演示,文中【瑜亮老师】演示了更深层次的Python讲解,帮助大家加深了对Python数据类型的理解,也顺利地帮助粉丝解决了问题。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