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数据库的一级、二级、三级封锁协议


0、内容补充

X锁(排他锁、写锁)

S锁(共享锁、读锁)

数据库的一级、二级、三级封锁协议_数据库

一、一级封锁协议

事务T在修改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X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事务结束包括正常结束(COMMIT)和非正常结束(ROLLBACK).
        一级封锁协议可防止丢失修改,并保证事务T是可恢复的。
        在一级封锁协议中,如果仅仅是读数据而不对其进行修改,是不需要加锁的,所以它不能保证可重复读和不读“脏”数据。

丢失修改:不加锁修改之后被其它事务修改了
写:加X锁->修改数据R->成功或失败->释放X锁
读:不加锁,导致读到别的事务未提交数据,且多次读结果不一致

二、二级封锁协议

在一级封锁协议基础上增加事务T在读取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S锁,读完后即可释放S锁。
        二级封锁协议除防止了丢失修改,还可进一步防止读“脏”数据。
        在二级封锁协议中,由于读完数据后即可释放S锁,所以它不能保证可重复读。

写:同一级封锁协议
读:加S锁->读数据R->读完释放S锁,不会读到别的事务未提交的数据,但多次读会结果还是会不一致
注:在数据R加了X锁之后,不能再加其它锁(其它事务的X锁和S锁);在数据R加了S锁之后,其它锁还能加S锁,但不能加X锁

三、三级封锁协议

在一级封锁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事务T在读取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S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
        三级封锁协议除了防止丢失修改和读“脏”数据外,还进一步防止了不可重复读。

写:同一级封锁协议
读:加S锁->读数据R->再读数据R->事务完成->释放S锁,多次读结果一致

四、不同级别的封锁协议和一致性保证

数据库的一级、二级、三级封锁协议_数据_02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