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net core web项目的三种框架分别适合做什么


使用visual studio 新建 .net core web项目时会依次看到如下界面:

  1. 选择项目类型
  2. .net core web项目的三种框架分别适合做什么_mvc

  3. 选择web项目框架
  4. .net core web项目的三种框架分别适合做什么_mvc_02

  5. 明显可看到几种不同的web框架,有点让人迷惑的显然是红框内的三个。

今天体验和领会了一番,大概明白了其中区别。
红框内,从上到下依次称为“1”、“2”、“3”.

对于有过.net framework 经验的人来说,
红框中1就是webapi,提供Restful之类的http接口,简单易懂。
红框中3就是当初的mvc + webapi,即 既有mvc的web页面,也有webapi的http接口功能,算是比较综合,功能也最强。

主要是2让人迷惑,是从.net core 什么时期出现的 .net core Razor 页面。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东西呢,有什么意义,或者说有什么必要吗?

设想如果我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小网站,就几个页面的那种,甚至连数据库都没有。
要是以前我们就会新建一个mvc网站来实现,先后在控制器文件夹里增加XxxController,然后增加XxxView,XxxModel等文件,然后再产生文件。
想来如果这真的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网站的话,这样的mvc框架其实是有点麻烦的,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东西,毕竟我只想要几个简单页面,页面间跳转下,实现一些页面逻辑。
那这个razor网站就是最合适的了。
那些什么比较复杂的路由啊、过滤器拦截器、安全认证、生命周期之类的仿佛都不存在了。

不过内容虽少,其实看得出也不弱。
比如后端代码都是有的,一个cshtml文件对应一个自己的cs后端文件,默认的还继承了Logger功能。
那连接数据库什么的肯定是可以的了。
配置文件可轻易配置和读取。
强大的Razor语法。

而且由于有后端,理论上需要的一切都可以自己再添加。(当然如果真有那么复杂还不如当初选择用mvc的方式)
但是就文件结构看来,自己手动添加上必要的引用,以及控制器,Model等文件,大概就可以变为MVC或者webapi框架的了。(猜测,感觉,没试过。)

感觉明白了这个概念之后,就挺简单易懂的,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