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出版一本技术图书的全流程解析,亲测有效

海滨公园 2022-08-31 阅读 250

出版一本技术图书的全流程解析,亲测有效_python


   自我准备


首先确定写书的目的,写书过程是对自己知识经验很好的总结过程,也是自己学习很好的方式。写书不是为了赚钱,心态要放平。


选择写作的内容一定是有特色的,不能是产品文档拼凑的内容,不然看文档就行了。


如果自己平时写了一些博客文章、有一些基础素材,把这些整理起来相比从头开始写要容易很多。


在书中提炼自己的观点、方法论,不单单是叙述内容。


另外,也不要为内容太过担忧,书中的内容并非最深的技术细节,还有非常多面向初学者、面向进阶读者的书,每年都有Python的书发布,肯定是从新的角度去描写的;每年都有面向少儿编程的书上线,并非讲解的多深,而是要有特色。


   寻找出版社、与编辑沟通、确认选题


有了对内容的准备和写作的规划,可以找出版社了,我是在之前的技术峰会中添加了编辑的微信,正好有了联系方式。推荐《云端架构》的电子工业出版社以及董英老师,如需要我可以引荐。


跟出版社编辑老师进行初步沟通,详细介绍自己的想法、书稿的特色之处,以及现在市面上有哪些书是类似的、和这些书又有哪些不同,都要介绍下。能够打动编辑老师,就可以准备约稿合同了。也就意味着,你可以去写书了。

出版一本技术图书的全流程解析,亲测有效_微信_02



   约稿合同


约稿合同并非出版合同,是和出版社达成的初步共识。会约定写作周期、预计完稿时间(比如三五个月或更长的时间),万一在约定完稿时间还未完成,实际上可以与编辑老师再另行约定时间。


约稿合同中还会写上计划的书名、作者,这些在后续还可修改。交稿方式一般是电子稿,也就是Word。稿费看出版社约定,可参考书定价的8%作为稿费,比如初次印刷3000本,定价100元的书,作者可以拿到8块钱的分成,3000本也就是2.4万元(可能会分多次支付)。后续如果还有重印,则售卖一本作者分成8块钱,以此类推。以上作者稿费都是税前。


约稿合同可由出版社盖章后快递给作者,作者收到后再签名快递给出版社一份,作者自己保留一份。


出版一本技术图书的全流程解析,亲测有效_设计模式_03


   漫漫写作路


有了约稿合同,可以小开心一下。接下来就是自己漫漫写作长路。这时长达几个月或者一两年的时间,都将是自己一个人或者团队来一个字一个字的敲出来。所以,除了要有热情,还要有耐心。有以下小建议:


  • 自己的约定,比如每天一页、每周5000字等目标。
  • 写作往往是自己的业余时间,还是要和家人沟通好,确定有自己的写作空间,比如周六早晨早起去麦当劳写两三个小时,既有自己的写作空间,又不耽误周末带娃。(写作完成后要记得感谢家人的支持哦。)
  • 有人习惯用Word来编写,有人习惯用印象笔记等工具分开写,都可以尝试下。我自己最开始是用印象笔记,将每个章节分为不同的笔记文件,因此每次写作时只需要打开单个文件就行了。
  • 每天写作结束前,为第二天的内容开一个头,方便第二天写作时直接接着灵感去写。
  • 如果实在没有灵感,还不如早点睡(但不要天天为自己找这样的理由)。


关于画图,总结了一点经验,可参考。


如何用PPT画图


吕昭波,公众号:沐然云计算《云端架构》小经验 | 对齐、简洁,两大原则助你排版画图


   定稿


如果认为书稿已经写完,如果是我肯定会急着交稿,不管是否能通过还是先交一稿再说。其实在定稿之前自己还要做很多检查,但经过了长时间的写作已经迫不及待交稿了,这种心情也能理解。


激动过后还是要核对书中所有表格风格是否一致,只需要风格一致就行,每个表格都有表题,也就是表的名称,放在表格上方。每张图都要有图题,也就是图的名称,并且按照每章对图进行排序,比如“图5-10:架构图”表示第5章中的第10张图,图的名称为“架构图”,图题放在图片下方。


无论是图片还是表格,都应该在正文中有描述,在描述中介绍图片、表格,并放在描述文字后面。例如,本解决方案的架构图见图5-10,图5-10只能放在这段话后面的位置,不能放在前面。


要检查是否有空缺的地方,因为写作的时候可能会跳过其中一段,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检查全书中的用词是否一致,比如前两章用的“云主机”,后面几章用的“云服务器”,也有用“服务器”,如果是同一个意思就要用同一个词。


确认章节标题,和目录中的保持一致,如果有引用章节标题的地方也要保持一致。


反正这些地方,现在不改后面也会修改的,逃不掉的。


这时就能定稿了,有信心的交给编辑老师吧。


出版一本技术图书的全流程解析,亲测有效_设计模式_04



   编辑审核及文字加工

编辑老师收到稿件还是会再认真地批注,会发现一些结构上的问题、描述措辞、常见错别字等等。

不要以为自己检查之后就没有问题喽,编辑老师可是专业的。根据编辑老师提出的问题修改吧,反正越修改越少。


当把以上格式问题、前后一致问题修改完成,才可以算作草稿定稿,然后出版社会有文字加工编辑老师再逐字逐句修改。反正这个过程我是一次性被找出来350+个问题。也包括一个批注就让把全书中用词统一复查的,也有图片内容有问题要修改的。


文字加工之后就是比较完善的版本了,当然很可能是两轮或更多的修改。比如我,第二轮又修改了180+问题。


其实有些问题改起来也挺快的,还能跟编辑老师互动。其中有个编辑老师给的批注印象深刻,那就是“五大还是六大”,我也懵了,正常来说是6要大于5,可是编辑老师不会这么问我吧。实际上是书中写了六大设计模式,而我用了“五大设计模式”,才会让确认是“五大设计模式”还是“六大设计模式”。

出版一本技术图书的全流程解析,亲测有效_微信_05



   出版合同


配合编辑老师改完问题,也就能看到出版合同了。出版合同中会明确书名、作者,在此之后不能更改了。书名非常重要,书名不仅仅要能概括书中的内容,还要让读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要读起来朗朗上口,毕竟写了那么长时间的书还是想分享给更多的读者,书名不好也会影响书的传播和售卖。


   推荐序及赞誉


出版合同在出版社内部还要走审批流程,这时你可以找一些大咖来写推荐序和赞誉了。推荐序是放在书的正文前面,一般一两页内容,推荐序可以是两三位,也可以更多。邀请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嘉宾来写推荐序吧。


因为数量有限,不太现实把所有大咖都放到推荐序中,所以一部分只能放到赞誉中,也就是书的封底。一个赞誉文字多则200字,少则百余字,把一页封底放满为止。如果有更多的赞誉,可以跟编辑老师沟通挪到正文前一并展示。


这时要注意各位大咖的时间和进度,向上管理也要做好哦。同时还要避免内容冲突、也要注意内容长度差异过大。在跟大咖沟通的时候,尽量一并说清楚,作者自己和编辑老师能够适当修改推荐序和赞誉,很多大咖还是非常容易沟通的。


按照编辑老师给定的时间点,收集齐所有的推荐序和赞誉,一起发给编辑老师,避免每次单独发送一部分,版本管理可是个大难题。


出版一本技术图书的全流程解析,亲测有效_微信_06


   封面、宣传


出版社老师会帮忙设计封面,如果自己有想法可提前描述好,或者找几本可参考的书的封面,虽然书是自己经过千辛万苦写出来的,在设计封面的过程中也要听编辑老师的建议,自己一直不断的提修改意见也不见得对封面是个好事。


出版社老师可能会给到两种或以上风格的封面,该怎么选择呢?自己可能犯难了。这时是宣传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不如写一篇文章来官宣自己写的新书,也让大家投票下那种封面比较好。根据大家的留言,自己可能更有主意了。


接下来就启动提前的宣传吧。找到一些KOL、亲朋好友帮忙转发和支持。


   书号、印刷、预售及到货


出版社编辑老师在书稿终审完成后会申请书号。一审、二审会修改很多地问题,终审其实没有什么机会修改内容地,因为越到后面修改带来地风险越大。有了书号就会交付印刷厂,经过出蓝图、三校阶段,就会正式开始印刷。交付印刷阶段,编辑老师会同步把书的预售链接挂到京东、当当、天猫等平台,这时又是宣传的机会。


不要放过自己宣传的机会,要榨干作者的各种宣传资源。是不是感觉写作过程难,三审三校和宣传运营阶段更难。只有经历磨难,才能更好的体会到幸福的来之不易吧。


   感谢与交流


不要忘记对帮助和支持过自己的各位大咖、小伙伴以及编辑老师说声感谢。


为读者拉微信交流群,并持续运营起来,你会发现有很多人变成你的铁杆粉丝。


寻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写书,会轻松许多,下一本我也试试。


忙过这个阶段,多陪陪家人,多和朋友聊聊天,尽力弥补下因为写作而耽误的时光。


作为作者的你还要持续不断地分享内容,让读者获得你的经验,这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保持心态平和,写书不会致富,写一本畅销书的概率比中彩票的概率高不了多少。写书是一段自我学习的历程,写作完成后,继续努力。



如果你也有写书的打算,一起聊聊吧!


注:文章封面图源自网络,侵删;其他图片作者自己拍摄或截图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