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Python学习笔记-列表

以前干嘛去了 2022-01-04 阅读 72

一、Python为访问最后一个列表元素提供了一种特殊语法。通过将索引指定为-1,可让Python返回最后一个列表元素:

这种约定也适用于其他负数索引,例如,索引-2返回倒数第二个列表元素,索引-3返回倒数第三个列表元素,以此类推.

二.在列表中添加元素:

1、在列表末尾添加元素(表名.append)

2、在任何位置添加元素(表名.insert)

三、在列表中删除元素

1、方法pop()可删除列表末尾的元素,并让你能够接着使用它。

实际上,你可以使用pop()来删除列表中任何位置的元素,只需在括号中指定要删除的元素的索引即可。

别忘了,每当你使用pop()时,被弹出的元素就不再在列表中了。

2、根据值删除元素

有时候,你不知道要从列表中删除的值所处的位置。如果你只知道要删除的元素的值,可使用方法remove()。

使用remove()从列表中删除元素时,也可接着使用它的值。下面删除值'ducati',并打印一条消息,指出要将其从列表中删除的原因:

注意 方法remove()只删除第一个指定的值。如果要删除的值可能在列表中出现多次,就需要使用循环来判断是否删除了所有这样的值。

三、组织列表

1、按字母顺销排序(列表.sort())

方法sort()(见❶)永久性地修改了列表元素的排列顺序。现在,汽车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再也无法恢复到原来的排列顺序:

你还可以按与字母顺序相反的顺序排列列表元素,为此,只需向sort()方法传递参数reverse=True

2、临时排序

要保留列表元素原来的排列顺序,同时以特定的顺序呈现它们,可使用函数sorted()。

 3、反转列表排序

要反转列表元素的排列顺序,可使用方法reverse()。

4、 列表的长度

使用函数len()可快速获悉列表的长度。

注意 Python计算列表元素数时从1开始,因此确定列表长度时,你应该不会遇到差一错误。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