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RabbitMQ-同步和异步区别&快速入门

guanguans 2024-03-22 阅读 13

文章目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同步和异步通讯

服务间通讯有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

同步通讯:就像打电话,需要实时响应。

异步通讯:就像发邮件,不需要马上回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两种方式各有优劣,打电话可以立即得到响应,但是你却不能跟多个人同时通话。发送邮件可以同时与多个人收发邮件,但是往往响应会有延迟。

1.1.1.同步通讯

虽然调用可以实时得到结果,但存在下面的问题:

  • 耦合度高: 每次加入新的需求 都有去改代码
  • 性能下降: 调用服务等待时间长
  • 资源浪费: 调用链中的服务都要等待,不能及时的释放资源
  • 级联失败: 级联调用的时候会有级联失败的风险

1.1.2.异步通讯

异步调用则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我们以购买商品为例,用户支付后需要调用订单服务完成订单状态修改,调用物流服务,从仓库分配响应的库存并准备发货。

在事件模式中,支付服务是事件发布者(publisher),在支付完成后只需要发布一个支付成功的事件(event),事件中带上订单id。

订单服务和物流服务是事件订阅者(Consumer),订阅支付成功的事件,监听到事件后完成自己业务即可。

为了解除事件发布者与订阅者之间的耦合,两者并不是直接通信,而是有一个中间人(Broker)。发布者发布事件到Broker,不关心谁来订阅事件。订阅者从Broker订阅事件,不关心谁发来的消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roker 是一个像数据总线一样的东西,所有的服务要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都发到这个总线上,这个总线就像协议一样,让服务间的通讯变得标准和可控。

好处:

  • 吞吐量提升:无需等待订阅者处理完成,响应更快速

  • 故障隔离:服务没有直接调用,不存在级联失败问题

  • 调用间没有阻塞,不会造成无效的资源占用

  • 耦合度极低,每个服务都可以灵活插拔,可替换

  • 流量削峰:不管发布事件的流量波动多大,都由Broker接收,订阅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去处理事件

缺点:

  • 架构复杂了,业务没有明显的流程线,不好管理
  • 需要依赖于Broker的可靠、安全、性能

好在现在开源软件或云平台上 Broker 的软件是非常成熟的,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MQ技术。


1.2.技术对比:

MQ,中文是消息队列(MessageQueue),字面来看就是存放消息的队列。也就是事件驱动架构中的Broker。

比较常见的MQ实现:

  • ActiveMQ
  • RabbitMQ
  • RocketMQ
  • Kafka

几种常见MQ的对比:

RabbitMQActiveMQRocketMQKafka
公司/社区RabbitApache阿里Apache
开发语言Erlang(并发能力强,性能及其好)JavaJavaScala&Java
协议支持AMQP,XMPP,SMTP,STOMPOpenWire,STOMP,REST,XMPP,AMQP自定义协议自定义协议
可用性一般
单机吞吐量(性能承载能力)一般非常高
消息延迟微秒级毫秒级毫秒级毫秒以内
消息可靠性一般一般

追求可用性(当需要处理数据时,资源处于可用状态的程度):Kafka、 RocketMQ 、RabbitMQ

追求可靠性:RabbitMQ、RocketMQ

追求吞吐能力(十万级别的):RocketMQ、Kafka

追求消息低延迟:RabbitMQ、Kafka

通过上述对比最后给大家建议如下:

一般的业务系统要引入 MQ,最早大家都用 ActiveMQ,但是现在确实大家用的不多了,没经过大规模吞吐量场景的验证,社区也不是很活跃,所以不推荐用这个了;

后来大家开始用 RabbitMQ,由于是 erlang 语言阻止了大量的 Java 工程师去深入研究和掌控它,对公司而言,几乎处于不可控的状态,但是确实人家是开源的,比较稳定的支持,活跃度也高;

不过现在确实越来越多的公司会去用 RocketMQ,确实很不错,毕竟是阿里出品,但社区可能有突然黄掉的风险(目前 RocketMQ 已捐给 Apache,但 GitHub 上的活跃度其实不算高)对自己公司技术实力有绝对自信的,推荐用 RocketMQ,否则回去老老实实用 RabbitMQ 吧,人家有活跃的开源社区,绝对不会黄。

所以中小型公司,技术实力较为一般,技术挑战不是特别高,用 RabbitMQ 是不错的选择;大型公司,基础架构研发实力较强,用 RocketMQ 是很好的选择。

如果是大数据领域的实时计算、日志采集等场景,用 Kafka 是业内标准的,绝对没问题,社区活跃度很高,绝对不会黄,何况几乎是全世界这个领域的事实性规范。

2.快速入门

2.1.安装RabbitMQ

MQ的基本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RabbitMQ中的一些角色:

  • publisher:生产者(发布者)
  • consumer:消费者
  • exchange:交换机,负责消息路由
  • queue:队列,存储消息
  • virtualHost:虚拟主机,隔离不同租户的exchange、queue、消息的隔离
  • channel:表示通道,操作MQ的工具。是消息发布者和交换机之间的连接通道,也是消息消费者连接队列的通道。

【2】将以上的RabbitMQ基本结构归纳为以下四点:

注意:消息的发布者(publisher)只知道对应的交换机(exchange),不知道队列。反之,消息消费者(consumer)只知道队列(queue),不知道交换机(exchange)

2.2.RabbitMQ消息模型

RabbitMQ官方提供了5个不同的Demo示例,对应了不同的消息模型:

【1】基本消息队列(BasicQueu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工作消息队列(WorkQueu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又根据交换机类型不同分为三种:

  • Fanout Exchange:广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Direct Exchange:路由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Topic Exchange:主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入门案例

简单队列模式的模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官方的HelloWorld是基于最基础的消息队列模型来实现的,只包括三个角色:

  • publisher:消息发布者,将消息发送到队列queue
  • queue:消息队列,负责接受并缓存消息
  • consumer:订阅队列,处理队列中的消息

项目结构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包括三部分:

  • mq-demo:父工程,管理项目依赖
  • publisher:消息的发送者
  • consumer:消息的消费者

2.3.1.publisher实现

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