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系统分析师倒计时第10天
- 1. 成本和收益
- 1.1 成本
- 1.2 收益
- 1.3 投资回报期
- 练习题一
- 练习题二
- 2. 净现值分析
- 2.1 货币的时间价值
- 2.2 练习题
参考资料: 系统分析师教程(张友生)
1. 成本和收益
成本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所有投入之和,而收益是信息系统建成后的所有产出之和。无论是企业运作还是项目实施,都应该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1.1 成本
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成本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常见的两种分类方法是按照投资时间分类和按照成本性态分类。
按照投资时间分类,可以分为基础建设投资、其他一次性投资和非一次性投资三大类。
(1)基础建设投资。例如,房屋和设施、办公设备、平台软件、必须的工具软件等购置成本。基础建设投资既可以是一次性投资,也可以是分期付款。
(2)其他一次性投资。例如,研究咨询成本、调研费、管理成本、培训费、差旅费等,以及其他一次性杂费。
(3)其他非一次性投资。主要是指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成本。例如,设备租金和定期维护成本、定期消耗品支出、通信费、人员工资与奖金、房屋租金、公共设施维护等,以及其他经常性的支出项目。
按照成本性态分类,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1)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例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员工培训费等。固定成
本又可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层的决策可以影响其数额的固定成本,例如,广告费、员工培训费、技术开发经费等;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层无法决定其数额的固定成本,即必须开支的成本,例如,办公场地及机器设备的折旧费、房屋及设备租金、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2)变动成本。变动成本也称为可变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例如,直接材料费、产品包装费、外包费用、开发奖金等。变动成本也可以分为酌量性变动成本和约束性变动成本。开发奖金、外包费用等可看作是酌量性变动成
本;约束性变动成本通常表现为系统建设的直接物耗成本,以直接材料成本最为典型。
(3)混合成本。混合成本就是混合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性质的成本。例如,水电费、电话费等。这些成本通常有一个基数,超过这个基数就会随业务量的增大而增大。例如,质量保证人员的工资、设备动力费等成本在一定业务量内是不变的,超过了这个量便会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有时,员工的工资也可以归结为混合成本,因为员工平常的工资一般是固定的,但如果需要加班,则加班工资与时间的长短便存在着正比例关系。
1.2 收益
系统的收益可以分为有形收益和无形收益。有形收益也称为经济收益,可以用货币的时间价值、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率等指标进行度量。有形收益又可分为一次性经济收益和非一次性经济收益。
(1)一次性经济收益。一次性经济收益主要体现在开支的缩减和价值的提升。开支的缩减是指改进了的系统的运行所引起的开支缩减。例如,资源要求的减少,运行效率的改进,数据进入、存储和恢复技术的改进等;价值的提升是指由于应用系统的使用价值的提升所引起的收益。例如,资源利用的改进,管理和运行效率的改进和出错率的减少等。另外,信息系统建设的一次性收益可能还包括其他方面的收入,例如,从多余设备出售回收的收入等。
(2)非一次性经济收益。在信息系统整个生命周期内,由于运行系统而导致的按月的、按年的能用货币数目表示的收益,包括开支的减少和避免。例如,由于信息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每个月节约的人员工资等。
无形收益也称为不可定量的收益,主要是从性质上、心理上进行衡量,很难直接进行量上的比较。例如,服务的改进,由操作失误引起的风险的减少,信息掌握情况的改进,企业形象的改善等。有些无形收益可以用定性估算的方法或极值分析(最大、最小、乐观、悲观)方式归结到有形收益上;有些无形收益即使进行估算也非常困难,但常常涉及企业的长期利益。例如,技术积累、对公司业务和产品线的完善和支持、开辟新市场和利润增长点、进入预期能带来较高收益的新市场、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打击竞争对手抢夺市场份额、获得新的信息化能力从而改善经营或管理格局等。这些无形收益有特殊的潜在价值,且在某些情况下会转化成有形收益。
3. 盈亏临界分析
盈亏临界分析又称为损益平衡分析,它主要研究如何确定盈亏临界点、有关因素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等问题。它可以为决策人员提供什么业务量下项目将盈利,以及在何种业务量下会出现亏损等信息。
盈亏临界点也称为盈亏平衡点或保本点,是指项目收入和成本相等的经营状态,也就是既不盈利又不亏损的状态。以盈亏临界点为界限,当销售收入高于盈亏临界点时项目就盈利,反之,项目就亏损。盈亏临界点可以用销售量来表示,即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也可以用销售额来表示,即盈亏
临界点的销售额。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利润 =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总固定成本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 总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 总固定成本/(1-总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因此,如果预期销售额与盈亏临界点接近的话,则说明项目没有利润。盈亏临界点越低,表明项目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越大,抗风险能力越强。
1.3 投资回报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率 = 1/投资回收期×100%
投资收益率 = 投资回报率
总投资收益率 = 投资收益/投资总额×100%
年均投资收益率 = 运营期年均净收益/投资总额×100%
现值指数 = 投资净收益/投资成本×100% = 100%+净现值率
内含报酬率=净现值等于0时的折现率
练习题一
某项目,初始投资为2000万元,该项目从投产年开始每年的净收益如下表所示,则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约为()年。
练习题二
项目 | 金额(元) |
销售收入 | 800 |
材料成本 | 300 |
分包费用 | 100 |
固定生产成本 | 130 |
毛利 | 270 |
固定销售成本 | 150 |
利润 | 120 |
求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总固定成本 = 固定生产成本 + 固定销售成本 = 280
总变动成本 = 材料成本 + 分包费用 = 400
销售收入 = 800
方法一:
公式: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 总固定成本/(1-总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 280 / (1 - 400 / 800) = 560
方法二:
公式: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 总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假设年销售产品x件,则销售单价为800/x元,单位变动成本为400/x
元。所以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 280 / (800/x - 400/x) = 280x/400 = 0.7x
即该公司生产和销售0.7x件商品就可达到盈亏平衡,又因为商品的销售单价为800/x,因此,该公
司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的销售额是(800/x)*0.7x = 560元。
2. 净现值分析
考虑的成本和收益都是静态的,也就是说,五年前投入的1万元和五年后的1万元收益是等价的。显然,在现实世界中,这是不合理的,因为成本和收益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不能简单地进行比较。对任何项目而言,都是投资在前,取得收益在后,因此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2.1 货币的时间价值
货币的时间价值与银行利率和利息的计算方式有关。利息的计算方式可分为单利和复利。
单利仅以本金为基数计算利息,即不论年限有多长,每年均按原始本金为基数计算利息,已取得的利息不再计算利息。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P为本金,n为年期,i为利率,F为P元钱在n年后的价值。
复利计算以本金与累计利息之和为基数计算利息,其计算公式为:
这就是P元钱在n年后的价值。根据复利计算的公式,可以得出折现与折现率的概念。折现也称为贴现,是把将来某一时点的资金额换算成现在时点的等值金额。折现时所使用的银行利率(或行业基准利率、行业基准收益率等)称为折现率或贴现率。
若n年后能收入F元,那么这些钱现在的价值(通常简称为“现值”)P是:
其中
称为折现系数(折现因子)或贴现系数(贴现因子)。
2.2 练习题
某信息技术公司拟开发一套新的信息系统,以提高公司业务运作的效率。按照公司总裁的要求,公司软件开发部系统分析人员张工和李工对新系统方案的各项可行性指标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新系统方案的经济可行性。张工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各项数据给出了项目的投资回收表如下表所示。通过对上面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项目的投资回收期是2.75年。
李工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应该基于货币时间价值来计算各项数据,并给出了在贴现率是12%时的投资回收表如下表所示,其中“**”表示此处的数据未给出。大家经过讨论,认为李工给出的投资回收表中的数据更为合理,并将其作为系统方案建议书的部分内容上报公司管理层。
【问题1】请简要说明系统分析中可行性分析包括哪几个方面,并简要说明其具体含义。
【问题2】在系统生命周期内,运行系统的成本可按照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分类。请判断下列费用的成本类型及理由。
(1)系统设计工具软件的许可证费用。
(2)计算机使用时的开销。
(3)信息系统操作人员的工资。
(4)购买的光盘和闪存等存储设备花费。
【问题3】请利用现值计算公式计算相应的数值并填入表中的(1)~(8)内,并根据李工的数据计算项目的投资回报期.
【问题4】请结合张工和李工给出的投资回收表,用200以内文字简要解释货币时间价值及其意义。
解答:
【问题1】
经济可行性: 需要考虑项目带来的成本和收益
技术可行性: 是否通过现有技术可以实现.
法律可行性: 在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是否允许实现.
用户使用可行性: 用户操作是否可行.
【问题2】
(1) 固定成本, 只需要一次许可证申请即可
(2) 可变成本, 根据计算机的负荷可变增加
(3) 固定成本, 人员工资是固定的
(4) 可变成本, 不确定厂家和市场变化
【问题3】
(1)是用2.1结我们讲到的贴现因子计算所得
然后保留3位小数,其他因子依次计算即可,把n=1,2,3…带入计算
2010年的累计成本的先算出成本的现值:
根据公式:
算出现值 = 15045 * 0.893 = 13435(同行一样计算)
然后累计成本 = 418840 + 13435 = 432275
累计收益先算出当前的收益现值 = 150000 * 0.893 = 133950(同行一样计算)
然后累计累加即可.
【问题4】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获得的等量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从经济学角度而言,现在的一单位货币与未来的一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之所以不同,是因为要节省现在的一单位货币不消费而改在未来消费,则在未来消费时必须有大于一单位的货币可用于消费,作为弥补延迟消费的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