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python ——数字,Casting,字符串(来源w3c)

林肯公园_97cc 2022-02-16 阅读 59

1.数字有三种数据类型,int,float, complex, 为变量赋值时,将创建数值类型的变量

2.从一种类型转化成另外一种类型格式:“新变量=数据类型(原变量既需要改变的变量)”

eg.

x =38

c =38.8

print(type(x))

y = float(x)

z = int(c)

print(type(y))

print(type(z))

3.随机数

Python 没有 random() 函数来创建随机数,但 Python 有一个名为 random 的内置模块,可用于生成随机数

eg:

import random

print(random.randrange(1,100))。

二.字符串

1.python中的字符串字面量由单引号或者双引号括起

eg:

“hello”等同于'hello'

"word"等同于'word'

2.通过使用变量名称后跟等号和字符串,可以把字符串赋值给变量:

三.字符串

1.python 中的字符串的字面量由单引号或双引号括起。

"hello world"等同于'hello word'

用字符串向变量赋值

2.通过使用变量名称后跟等号和字符串,可以把字符串赋值给变量:

a='good luck'

print(a)

3.还可以使用三个引号将多行字符串赋值给变量:

eg:"""字符串"""

4.字符串是数组

同编程语言一样,Python 中的字符串是表示 unicode 字符的字节数组。

但是Python 没有字符数据类型,单个字符就是长度为 1 的字符串。

方括号可用于访问字符串的元素。获取位置 1 处的字符(请记住第一个字符的位置为 0):

eg a='good luck'

print(a[2])

5.裁切

1.可以使用使用裁切语法返回一定范围的字符。

2.指定开始索引和结束索引,以冒号分隔,以返回字符串的一部分。

eg:

a='hello word'

print(a[3:5])

结果是:lo

(来源亿速云)

3. 通常一个切片操作要提供三个参数:[start_index:stop_index:step]

start_index是切片的起始位置;

stop_index是切片的结束位置(不包括);

step可以不提供,默认值是1,步长值不能为0,不然会报错ValueError。

当step是正数时,以list[start_index]元素位置开始, step做为步长到list[stop_index]元素位置(不包括)为止,从左向右截取,

start_index和stop_index不论是正数还是负数索引还是混用都可以,但是要保证 list[stop_index]元素的【逻辑】位置必须在list[start_index]元素的【逻辑】位置右边,否则取不出元素。

下标以 0 开始:

4.语法1: 列表[起始 : 结束]  包括起始,不包括结束。 

list = ['红','绿','蓝','白','黑','黄','青']

print(list[0:4])  # ['红','绿', '蓝', '白']                  包括起始位置,不包括结束位置(下标定位)

print(list[:5])   # ['红', '绿', '蓝', '白', '黑']            起始至结束位置

print(list[:])    # ['红', '绿', '蓝', '白', '黑', '黄', '青']  起始至结束

5.语法2: 列表[起始 : 结束 : 步长]

步长:每次获取元素的间隔,默认值是1 ; 步长不能是0, 步长为负数表示从后向前获取元素

list = ['红','绿','蓝','白','黑','黄','青']

print(list[1:4:2]) # ['绿', '白']

print(list[::-1])  # ['青', '黄', '黑', '白', '蓝', '绿', '红']  获取一个倒序的列表

6.eg2来源博客园)

list1 = [1,2,3,4,5,6,7,8]

# 格式: a[start:stop:step]
#   start:开始(包含)
#   stop:结束(不包含该索引)
#   step:步长(间隔数量)

# 实际的意思是:
#   取列表的索引 索引>=2 && 索引<=3 挨着的一串列表
#  (索引>=2 && 索引<=3) 等价于 (索引>=2 && 索引<4)
#   很不巧的是 python选择的是第二种写法,
#   即(索引>=2 && 索引<4)
#   也是网上常说的:前闭后开(等同于数学里面的定义,类似集合)

res = list1[2:4:1]
print(res)# 输出的结果:[3,4]

res2 = list1[2:4]# 步长为1时 可以省略
print(res2)

7.获取字符串长度

获取字符串的长度使用len()函数,len() 函数返回字符串的长度

eg:来源知乎

在Python中,不同的字符采用的编码不同,所占用的字节数也是不同的。要想计算字符串的长度,先了解字符所占用的字节数。

我们在字符串的编码转换中学过,汉字在GBK/GB2312中一个中文字符,占两个字节。在UTF-8中一般占3个字节(或者4个字节)。

在Python中,提供了len()函数计算字符串的长度,其语法如下:

len(string)

其中,string用于指定要进行长度统计的字符串。

例如,定义一个字符串,内容为“Python是当下最热门的编程语言”,然后应用len()函数计算该字符串的长度,代码如下:

str = 'Python是当下最热门的编程语言'   # 定义字符串
a = len(str)                          # 计算字符串的长度
print(a)                              # 输出字符串的长度

运行结果为:

17
>>>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在默认的情况下,通过len()函数计算字符串的长度时,不区分英文,数字和汉字,所有的字符都认为是一个字符。

但是在实际开发中,需要获取字符串实际所占用的字节数。如果采用gbk或者gb2312编码,则一个汉字占用两个字节;采用utf-8编码,则一个汉字占用3个字节。这时,我们可以通过encode()方法进行编码后再进行获取。

1、采用默认编码UTF-8编码时,获取字符串“Python是当下最热门的编程语言”的长度,代码为:

str = 'Python是当下最热门的编程语言'   # 定义字符串
a = len(str.encode('utf-8'))          # 计算utf-8编码的字符串的长度
print(a)                              # 输出字符串的长度

运行结果为:

39
>>> 

为什么是39呢?是因为在utf-8的编码中,一个汉字占3个字节,一共11个汉字就是33个字节,加上6个英文字母占6个字节,就是39个字节了。

下面我们在来使用GBK编码的长度时多少?

2、用默认编码GBK编码时,获取字符串“Python是当下最热门的编程语言”的长度,代码为:

str = 'Python是当下最热门的编程语言'   # 定义字符串
a = len(str.encode('gbk'))            # 计算gbk编码的字符串的长度
print(a)                              # 输出字符串的长度

运行结果为:

28
>>> 

为什么是28呢?因为在GBK的编码中,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一共11个汉字占22个字节,加上6个英文字母占6个字节,就是28个字节了。

站长在线提醒您,因为UTF-8编码是Python3中的默认编码,在进行计算编码时,可以不用输入。即下面代码也是对的:

str = 'Python是当下最热门的编程语言'   # 定义字符串
a = len(str.encode())                 # 计算默认编码utf-8编码的字符串的长度
print(a)                              # 输出字符串的长度

运行结果为:

39
>>> 

8.1Python 有一组可用于字符串的内置方法。

  2.strip() 方法删除开头和结尾的空白字符:

eg2:

a = " Good, Luck! "
print(a.strip()) # returns "Good, Luck!"

 3.lower() 返回小写的字符串:

eg3:

a = "Hello, World!"
print(a.lower())

4.upper() 方法返回大写的字符串:

a = "Hello, World!"
print(a.upper())

5.replace() 用另一段字符串来替换字符串:

replace替换字符串的时候,需要重新赋值给变量,因为在python中字符串是不可变对象,因此在使用的时候我们必须重新赋值。

(未完,后续内容下期中)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