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JavaScript总结2数组

1数组

数组的定义:数组构成:数组由一个或多个数组元素组成的,各元素之间使用逗号“,”分割。 数组元素:每个数组元素由“索引下标”和“值”构成

1.1 创建数组

两种方式创建数组:直接使用“[]”的方式和实例化Array对象的方式

用数组直接量是创建数组最简单、最直观的方法,在方括号中将数组元素用逗号隔开即可

例如:

JavaScript总结2数组_数组

调用构造函数 Array() 是创建数组的另一种方法。

JavaScript总结2数组_数组元素_02

1.在创建数组时,最后一个元素后的逗号可以省略,也可以存在。 2.直接法“[]”与Array()对象在创建数组时的区别在于,前者可以创建含有空存储位置的数组,而后者不可以。

1.2数组长度

每个数组都有一个 length 属性,length 属性值代表数组中元素的个数。

JavaScript总结2数组_数组元素_03


修改数组长度。大于原本的数组长度

JavaScript总结2数组_数组长度_04

修改数组长度。小于原本的数据长度

JavaScript总结2数组_数组元素_05

1.3 访问和修改数组元素

数组创建完成后,我们可以 [ ] 操作符访问数组中的元素,数组的引用位于方括号左边。 方括号中是一个返回非负整数的任意表达式。使用该语法即可以访问数组中的元素,又可以修改数组中的元素。

JavaScript总结2数组_数组长度_06

1.4如何遍历数组

在创建完二维数组后,如何遍历二维数组中的元素,对其进行操作呢? 一维数组可以利用for、forEach、for…of进行遍历,目前先介绍for,之后我们再学习其他. 二维数组只需在遍历数组后,再次遍历数组的元素即可。

JavaScript总结2数组_数组长度_07

1.5二维数组

JavaScript总结2数组_数组元素_08

1.6数组排序

1.6.1数组排序的原理

实现原理:在冒泡排序的过程中,按照要求从小到大排序或从大到小排序,不断比较数组中相邻两个元素的值,将值大的元素或最小的元素交换至右端。


JavaScript总结2数组_数组元素_09

1.7选择排序

JavaScript总结2数组_数组长度_10

2.数组方法

2.1改变原数组的方法

JavaScript总结2数组_数组长度_11

2.2检索方法

JavaScript总结2数组_数组长度_12

JavaScript总结2数组_数组长度_13

JavaScript总结2数组_数组_14

JavaScript总结2数组_数组元素_15

JavaScript总结2数组_数组_16

2.3数组转字符串

JavaScript总结2数组_数组元素_17

注意:

  1. join()和toString()方法的相同点:

可将多维数组转为字符串,默认情况下使用逗号连接。 当数组元素为undefined、null或空数组时,数组会被转换为空字符串

  1. join()和toString()方法的不同点:

join()方法可以指定连接数组元素的符号。

2.4重点方法

splice():方法通过删除或替换现有元素或者原地添加新的元素来修改数组

JavaScript总结2数组_数组元素_18

数组的增删改查

JavaScript总结2数组_数组_19

reverse():把数组倒过来排

JavaScript总结2数组_数组元素_20

concat(value1[, value2[, ...[, valueN]]]):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数组

JavaScript总结2数组_数组长度_21

2.4数组的方法总结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