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优秀文章
根据标准确定爬电距离和电气距离的流程好文1
根据标准确定爬电距离和电气距离的流程好文2
国家标准查询网站
名词解释:
爬电距离: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的现象。此带电区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
再者简单理解:爬的意思是:想象自己就是一个蚂蚁,从一个带电导体爬到另外一个带电导体所需要经过的绝缘表面的最短路径。而电气间隙则是一个会飞的蚂蚁,从一个带电导体飞到另外一个带电导体所需要经过的最短距离。
关于安规项目:绝缘耐压,PCB上对应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计算是有详细的流程以及规范的。
这里给出几个采标号,以便于查询国家标准网站:
采标:IEC60664
采标:IEC60079-11
采标:IEC60950
采标:IEC60335-1:2001
国标:GB4943-2011
下面写一点关于安规测试中,绝缘耐压的心得和我自己的理解:在绝缘耐压的测试中,或者说想通过绝缘耐压的测试因该提早在PCB设计时就考虑到下面的几个问题,首先是整个板子与大地连接点FG的设置,需要设置几个FG点呢?个人觉得,不在乎数量的多少而是根据实际的要求。并且在PCB板子上面合适的位置进行相应的FG点的放置,并且FG点的放置要和周边的其他器件,管脚,走线,铜皮保持合适的距离。需要同时满足爬电距离和电气距离的要求,FG点和整个电路GND的连接采用Y电容跨接。Y电容的大小需要进行合适的选择,因为Y电容的大小,数量,会影响测试漏电流的大小。在整个需要打耐压的回路和线路中,从一开始的电压进入点,到最后一个器件这条线路上都要满足和其他的器件,管脚,走线,铜皮保持合适的距离,需要同时满足爬电距离和电气距离的要求。
只要做到了上诉的部分,绝大部分的绝缘耐压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但是绝缘耐压试验不过的原因除与距离紧密相关以外还与空气的湿度相关,与绝缘结构相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