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大学之前没有一点计算机基础(会玩游戏不算吧),高考成绩不理想,在绝望的时候经初中班主任推荐报了XDU,压线录取,被调剂到了XDU的CS(扯远了),初次听说ACM还是入学时当时大三的学长给我们讲经验(现在他到佛罗里达大学学习去了,牛的~),提到了ACM可以锻炼编程能力,当时没有怎么听进去,也没有参加的想法。再后来就是沈鸿飞在大一下学期大概是3,4月份找到了我,说觉得我学习比较踏实,想找我一起学习ACM,准备参加暑期培训。当时只学了C语言,正在学习C++,于是赶紧把C++学完,学数据结构。5月份的时候吧,Topcoder西北赛区比赛,几个工作人员来XDU宣讲……当时什么都不知道,都不知道来的那个主讲是大名鼎鼎的windy7926778,曾经和教主距离不到1米,早知道面前的是大牛就要签名了……很平静的大一过去了。记得当时参加暑期培训也挺有意思,暑期培训是针对大二的学生的,当时大一的我们想参加的只能给导员写一篇参加文章表明培训的动机,谁能感动导员谁就参加……估计当时把导员感动的一把鼻涕一把泪,我和沈鸿飞都顺利入选暑期培训班。现在想想,参加暑期培训班的主力军应该是大一的啊,不应该卡报名人数的,而且后来进入ACM基地的都是大一的同学。体制需要改革了。
接下来就是大一末的暑期培训。牺牲了暑假的时间早早到学校~刚开始那叫一个火爆,整个实验室挤得满满当当,后来加了N多椅子进来。人挤人,每天早晨都要去占机位。不过后来听课人数基本上每天都减半,很多人跟不上或者听不懂,培训以半天讲座半天联系中间穿插比赛的形式进行。培训初期讲的比较简单,还可以跟上,每天做几道题。到后来讲DP的时候直接听不懂了……那个时候是最艰难的时候。恰巧陕西这边频频余震,我俩自己住都有些怕,SHF干脆住我宿舍。于是我俩基本上算是通宵吧,学习,凌晨两点多睡,5点多起床,继续做题,当时做的都是简单题,但是一天也就能做个两三道。培训的中途曾经多次想退出,因为感觉很难,阻力很大,而且不见成效。后来我们相互鼓励,来都来了,就要把他做好。终于,3周的暑期培训顺利结束。
然后就是08ACM网赛了,由于我和沈鸿飞缺个人,我把当时正在堕落的Qinz拉了进来,我们组了个菜鸟队去参加4场ACM网络预选赛。(事实证明,我这个决定是最正确不过的了,Qinz作为09年的XDU教主级人物带领XDU向前进……详见后文)这几场网赛我们一共做出2个题来,非常菜,但是作为07级的同学,只有我们和另一个队参加了网赛,当时大一的还在坚持ACM的很少,我们还算不错了。
接下来的一个学期,就相当于足球里的冬歇期了,ACMer们进入了漫长的半年多的备战期。课程与竞赛双开,搞的我考试和竞赛的进步都不是非常明显。ACM方面进步也不是很大,当时口号“一天一道题,胜过王老吉”,毕竟每天都在练习,每天都在和队友们讨论问题,互相交流,互相进步。记得非常清楚的是数据结构课,我们都学过了,所以考试非常轻松,还可以利用上课的时间学习别的算法……
出征现场赛,去合肥赛区得知合肥赛区一共102个队,62个学校参加。一下就把我们打击了,我们是第68名成绩晋级的,才62个学校参加,岂不是彻底垫底了……当时目标是保铜争银。
热身赛做出很快两道题来,当时觉得挺靠前的,觉得这个赛区实力还好,有希望银牌。
正赛,由于种种原因,我们4个题都是一次通过,但是有几个学校有5,6个题。封榜前我们是第12名。
颁奖的时候,坐在我们前面的是一个记者,手里有一个名单。看到前面国防科大的同学凑到记者那边去看成绩,我也凑上去看了看。看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心里一紧张,后面一个字“金”。我激动地跳了起来,和晴子和赵岩峰说“金牌!”,他俩也跳了起来,然后拥抱庆祝。我们是以学校第7名的成绩获得金牌,XDU ACM的首金诞生。
一金一银的成绩算是西电ACM不错的成绩。
搞ACM的这两年,虽然花费了我很多的精力,课余时间基本上牺牲了。别人玩的时候坐在电脑前面敲代码,但我觉得这两年的收获还是很大的。很多搞ACM的大牛都说ACM教会他们很多东西,的确,ACM给我们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有些课程不用学了,像数据结构,算法导论,都已经学习的非常深入了,而对于其他的课程,既然能把ACM学好,那么计算机专业的其他课程也会轻松掌握,再次,ACM可以提高同学们的编码能力,毕竟这两年联系了有几百道题,每道题以一百行代码计算的话,那就是上万行代码,而其他同学也如果只是平时做做老师不知的作业的话代码量应该不会上千,你的编写程序能力和Debug能力都比别人相对好,最后,ACM的确非常磨练人的意志,两年能坚持下来,真的很不容易,如果在关键时刻能够咬紧牙关,不抛弃,不放弃,那么你一定会成功的。很多同学都说数学建模很有水分,有内幕,付出一个暑假+不到半个学期,就可以拿到国奖,我对数模不了解,但我可以很肯定的说ACM的含金量绝对高,你只有有一定的实力,才可能拿到好的成绩,而好的成绩需要一年以上的积累与磨砺,想要搞ACM的同学要权衡好了,搞之前要问问自己能不能下定决心。虽然我们学校生源方面与清华北大等牛校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比如清华北大都是高中信息学竞赛金牌选手和国家队选手,但咱们高中没有搞过竞赛的通过后来的努力还是可以缩小差距甚至追上他们的。我相信,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如果学弟学妹想参加ACM比赛的话最好提前把C,C++以及数据结构的知识先提前过一遍,找本算法导论读,这是很经典很入门的书籍。
在此要感谢支持我们竞赛的老师和同学们,你们对我帮助很大。
特别感谢May,我搞竞赛这两年牺牲了很多课余时间,一直不能陪在你身边,但你很支持我竞赛,在我需要的时候默默付出,我们取得这样的成绩有你很大的功劳~
还是那句话,虽然退役了,但毕竟新生活还要开始,要准备保研了,但我不会停下切题的脚步,在课余时间还会在PKU上混的~就写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