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1 测试面对的基本问题
- 2 RPA开发中的测试
- UiPath测试套件:
- 1. RPA开发中的测试:Type=P
- 2. RPA上线之后的测试:Type=T
- 3. 第三方应用的测试:Type=T
- 4. 测试管理器 Test Manager
- 5. CI/CD
1 测试面对的基本问题
1.1 常用测试类型
冒烟测试? 通电检测出现的最基本问题,RPA中网络问题、密码、账号问题,Test case。
回归测试?相对完整的数据,跑全流程,得到预先想要的结果!
1.2 功能和非功能测试
1.3 测试类型:黑白盒
1.4 RPA开发中的最佳实践
- 开发和执行【测试用例】
- 彻底的代码审查 - 活动级别
- 遵循商定的标准和指南-命名策略-
- 最佳技术
- 硬编码值与配置
- 资产 vs 配置文件 vs 流程参数
- 重复代码
- 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 干净的代码
- 应用程序使用凭证,凭证的范围限制 检查是否暴露敏感信息(发送邮件、保存文件等)
- 检查是否修改配置参数
1.5 测试最佳实践
- 测试用例应该是独立(自治)的,一个测试用例不应该依赖另一个测试用例的运行;
- 创建小型工作流程,以尽可能少地处理操作。这样会更容易理解和单元测试;
- 一个测试用例应该有一个特定的目的——每个测试工作流应该只包含一个测试;
- 每个特性都应该有一个单元测试;如果可能发生异常,还要为每个异常创建一个单独的测试;
- 如果您发现 Given 部分很麻烦,则可能是工作流的开发方式存在问题 - 可能它不够原子,需要进行一些重构。模块化是良好单元测试的关键。编写测试是对开发的反馈/代码审查;
只要有与测试用例目的无关的复杂步骤可以替换,就使用 Mocking;
有适当的测试数据管理逻辑;
维护测试用例;在任何更改请求后更新它们;
在 CI/CD 管道中包含测试;
活动名称是描述性的,为不明显的行为添加注释,活动名称应反映所采取的行动;
使用了详细的日志记录和异常处理;
针对不同阶段的错误计划恢复/重试;
有一个专门用于测试的文件夹结构,并在整个项目中使用相同的测试用例命名约定;
将资产用于可能更改和多次使用的变量;
利用配置文件共享跨工作流共享的常量;
为工作流使用默认参数/条件加载配置;
在某些情况下,必须先验证应用程序的状态,然后才能继续执行流程中的某些步骤。措施可能包括使用额外的活动,在其他交互之前等待所需的应用程序状态(硬编码延迟是一种不好的做法);
尽可能使用模拟点击/模拟类型或发送 Windows 消息。
2 RPA开发中的测试
2.1 RPA中加入测试用例依赖包
2.2 创建模块、为模块创建测试用例:
2.3 调用RPA模块,实现测试的入参出参。
2.4 绑定测试数据
2.5 检查测试结果
UiPath测试套件:
工具StudioPro(21.10已经合并到Studio),测试用例Test Case,管理Orchestrator中的测试管理(测试集、测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