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漏电起痕CTI/PTI测试-GB/T4207解读

SDKB英文 2022-01-15 阅读 49
经验分享

漏电起痕测试方法


前言

固体电气绝缘材料在电场和导电体的作用下可能会出现电痕化的现象,形成导电通路、失去绝缘效果,漏电起痕测试即是针对此项内容设计的实验


一、名词解释

1.相比电痕化指数(comparative tracking index) CTI

材料经受50滴电解液而没有电痕化的最大电压值。

2.耐电痕化指数(proof tracking index)PTI

材料经受50滴电解液而不出现电痕化的耐压值。

CTI和PTI应该是一个概念。

二、测试核心关注点

1.样件要求

1.样件23℃,相对湿度50%下保持24h
2.样件数量:5
3.样件厚度:3mm:过薄的话有可能散热效果变好,本来无法通过的样件变为通过,不足3mm的可以将样件叠起来。
4.样件表面:需清洁,不能有杂质。

2.设备要求

1.测试前需校准:比如测试175V下材料CTI情况,将设备短路调试功能打开,控制电压和电流控制旋钮,将电流值控制在1A左右,电压显示在175V左右;后续如果测试另外的电压等级,如400V,则需重新进行调试——175V为交流,万用表交流档可以测量。
2.电极距离:4mm
3.滴液量控制:滴液量取决于2个因素,一个是针头粗细、一个是滴液时间,调试目标:50滴液体重量在0.9g-1g之间。
4.样件表面:需清洁,不能有杂质。
5.电极要求:电极测试完需要清洁,如果氧化严重,需要重新打磨处理。

3.溶液要求

1.溶液A:氯化铵+去离子水:电导率为2.53-2.56us/cm,电阻率395Ω.cm±5Ω.cm。

总结

此实验由于影响因素较多:样件本身 、环境因素、设备因素,故测试结果在不同厂家可能存在争议。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