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说明如下是自己根据个人经历总结出来,不喜欢勿喷。
我不会随意的说谁不好,只是总结自己的个人经历。那么开始本人在一年半的时间中经历了,两个创业公司退市。
第一个,经历了一年,本人是在公司初始就参与其中的,老板很年轻(管理经验,和技术经验都没有),和我同龄,对人工智能感兴趣。选择的行业是智能教育,公司起初配备了,几台gtx2080ti的电脑,我也是正式的进入人工智能行业,之前只不过是在公司储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简单的应用。所以没能拥有话语权,负责干活。
前三个月负责处理各种复杂的数据结构成为数据集,写加载数据集的代码。
下三个月开始研究各种开源的网络和模型,不断的复现各种(有关)网络模型
包括图像分割,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目标检测,图片分类,动作识别等
倒数第二个三个月,基本任务就是组合各种模型到一起成为一个产品或者功能
最后三个月将功能部署到网上,解决人工智能java后台调用上的问题。
总结:公司基本是摸着石头过河,最后老板发现,自己的资源和人脉无法将产品继续的生产下去和推广出去,且违背了人性教育,无法给予学生人文性关怀。决定及时止损。
第二个,经历了半年时间,说实话我成功成为了算法界的接盘侠。在我来公司之前,公司经历了2年时间,这里我负责接盘。
公司老板不年轻,创业是因为同学是一个教授,还有学生是博士参与其中,产品定位是图像审核,篡改定位和图像篡改检测。
到公司的前三个月的基本就是将,留给我的代码,整理为产品。但是,说实话,代码是个动态链接库本人负责写UI。
后三个月我写的很多自己想要加入的代码进去,包括一些人工智能功能,比如各种场景识别用于图像审核,光流反ps,还研究的篡改定位和篡改检测效果一般,最终没时间加入其中。
总结:最后听老板复盘了前两年的经历,觉得挺痛苦,产品定位市场过于狭窄使用范围太小,其实公司的成果就是几个专利和一个著作权,专利我没参与,软件著作靠我。
上面的经历有些细节么有说,(本人觉得细节说出来肯定遭遇围攻,看结论就好,重要强调个人经历而已不要,黑某类人群)其实我只想说要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管理科技公司。不要掉入学术,学历,学位,论文等蜜罐陷阱,蜜罐虽好但是不适合创业公司,你觉得为什么大厂不牺一切代价垄断新人,定是制造假象,且垄断未来啊。
想吐槽的就是为啥每个人简历上都要写那么多项目:又要写简历了,提到写简历就想问,一个人年最多能做几个项目,对于一个大厂自然每个人做一个小功能自然项目多,对于其他小厂,哪有那么多项目可做一个人做那么多功能。
其实上面的质疑已经揭露了一个事实就是大厂没出来过的人,都会认为一个人一年至少参与2到3个及以上的项目。
1,还有想说的就是无论目前人工智能炒的多么火热,其实近两年进步少的可怜
2, 所有的项目都是一样的过于学术,无法工程话,否则也不至于科大讯飞一直这么牛
,3,其实还有人们的对于人工神经认知思路不对,对于目前人工神经网络,都是一个函数而已,所以人工神经网络不是上帝,什么都能做好,只不过要看如何利用,其实最终都归于辅助人类工作,最好(就是使用人工神经网络制作工具提高人类工作效率)。
所以大厂找人是为了炒作和人都力量大,说不定谁的想法就能开创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