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帧中继
帧中继最初是作为 ISDN 的一种承载业务而定义的 , 没有流量控制功能 , 但具有拥塞控制功能 。
帧 中继在第二层建立虚电路 , 用 帧方式承载数据业务。帧中继提供虚电路业务,其业务是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 。 在帧中继的虚电路上可以提供不同的服务质 量。
在帧中继网上,用户的数据速率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从而既可以适应流式业务又可以适应突发式业务 。 帧中继提供两种虚电路:交换虚电路和永久虚电路帧长可变,可以承载各种局域网的数据传输 。
2、ATM
异步传输模式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 是一项数据传输技术,是实现B -ISDN业务的核心技术之一。 ATM 是以信元为基础的 一种分组交换和复用技术,是一种为了多种业务设计的、通用的、面向连接的传输模式 。 ATM 的传送单元是固定长度为 53byte 的 Cell (信元) ,其中 5B 为信元头,用来承载该信元的控制信息;48B 为信元体,用来承载用户要分发的信息 。信头部分包含了选择路由用的VPI( 虚通道标识符)/VCI( 虚通路标识符)信息,因而它具有分组交换的特点 。
ATM 用户业务分为4 类: CBR、 VBR、 ABR 和 UBR。
固定比特率 (Constant Bit Rate, CBR): 固定比特率业务适于交互式语音和视频流 。
可变比特率 (Variable Bit Rate , VBR): 可变比特率业务适于交互式压缩视频信号。
有效比特率 (Available Bit Rate, ABR): 有效比特率业务可用于突发通信。
不定比特率 (Unspecified Bit Rate, UBR): 不定 比特率业务可用于传送 IP 分组,包括文件传输、电子邮件业务潜在的应用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