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话说“学历反噬”

Alex富贵 2023-07-30 阅读 43

话说“学历反噬”_程序员

高学历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今天跟大家聊一下关于学历这件事情。今天我要聊的这个话题,可能会打破很多人的认知。在我们的传统观念认为高学历或者好学历是对于人生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在没有办法拿到硕士或者博士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本科也是一种好学历。如果好的本科上不到那次一点也要去一个普通的一本。以此类推,如果一本上不了,那兜底也要去个好点的二本,如果好点的二本也上不去,才会考虑找一个好的大专。

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我们对于学历的追求是线性的。在早一些年的时候,如果考不上个本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学生,而且当我们的学历越来越高的时候,我们可以挑选的工作或者其对应的地位和社会收入都会线性地上升。

所以在整个经济发展快速的时候,掩盖了很多东西,让大家以为就像拥有美国梦一样,我只要努力拿到一个好文凭,我就有非常丰厚的回报,不仅可以走企业路线财富傍身,还可以走从政路线光宗耀祖。

但实际上当经济下行的时候,我们可能就发现很多人都在裸泳,而此时我们依然会有非常强大的惯性思维。时代发生了改变,而我们对于“学历”的认知没有改变,进而导致了所谓的“学历反噬”。

那简单一点解释就是高不成低不就。那么在心理学上有很多相关的研究,在面对任何事情里面人们都有一样的心理,就是预期。

预期是个相对值,不是个绝对值。比如说对于某个学霸,他考上了全国前十的985学校,但他依然不开心,因为他预期考上的应该是清华和北大。但是对于学渣来说已经羡慕得不得了,有些时候更会说如果要是他的话,我能考上前十的学校,我已经很开心了,他为什么还郁郁寡欢呢?这个就是预期不一致的结果,因为考上前十并不是他的预期,所以他心里的落差依然会非常大,如果你不是学霸,你完全体会不了这种预期,你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去考量,绝对值是跟你自己来对比的。

这种预期在很多时候,都是无法置身事内导致的,就有个笑话,有人采访一个农民,记者问,如果你当皇帝了,你会干什么?这个农民说,我要换个金锄头挖地。

其实预期不管是在学习,工作,婚姻,恋爱,家庭等等等等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什么说换位思考就会非常地困难,往往就是我们没有办法把自己完全支持到对方的处境,不能体会对方的心态,才导致了我们和不同的人的认知往往天差地别。

那回过头来我们再说一下学历,在以往的时候,学历被认为是一个敲门砖,只要我有了学历,我就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我就有了一份相对来说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就有能够有着朋友的羡慕,有着家族的荣耀。而现在不一样了,由于整个经济的下行,很多岗位和行业都已经在衰退,用不了这么多的人才,而我们源源不断的教育体制有其巨大的惯性,仍然会继续在近一段时间内培养出大量的雷同性质学生。

而这些学生有的专业还不错,有的学历也挺高,但是市场已经完全消化不了这么多的毕业生了。而这些毕业生的思维观念我们也改变不了,认为自己还是天之骄子,就应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和薪水。而实际上到了社会以后,在发现连工作都找不到的情况下,心里就会发现巨大的失衡。

话说“学历反噬”_公众号_02

相信看过《反脆弱》一书的同学可以知道,学历和能获取的经济收入水平不是成正比的。也就是从平均数来说,学历和收入都是不成正比的。只是几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发展,学历越高的学生收入越高的现象,导致人们心理上形成了一种正相关的归因。而实际上,收入和诸多因素挂钩,实际上很多国家由于整体经济的不行,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比比皆是,比如乌克兰、阿根廷等等中等收入国家。

所以这个预期不一致才往往是致命的,可能很多大学生对于整个人生的价值感,对于整个人生的意义都会发生巨大的怀疑,使得自己没办法再好好的生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发生严重的社会问题,毕竟刚毕业的学生,是整个社会的巨大的新生力量,是整个民族的未来,其心性和态度决定了我们国家的未来。

这里再说一个我另外一个同学的故事,我有个前同事是大专毕业的。毕业以后在深圳经过各种各样的折腾,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很多,他后面跳槽到了阿里巴巴。其实对他这样的学历来说,能拿阿里巴巴的offer其实已经非常地满意了,所以他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就特别的好,完全没有这种名校毕业生对于职场的患得患失,拿多少奖金他都乐呵乐呵,能不能升职,也不在乎。

后面职位调整优化,他又去了一家上海的外企,还带了七八个人团队,而跟我同期毕业进来的毕业生,由于整个互联网环境不行,没办法晋升,也没办法换到其他的公司去,也降低不了自己的预期,也不考虑去中小公司,反而还在公司继续折腾,一直到业务进一步的衰退。

所以可想而知,我留下的同学反而心态已经会变得越来越差,相反我这位大专同事在上海的外企还能带到一个团队,并且也能够发挥自己个人的一些价值,我前两天跟他聚会的时候,发现他的状态都好了不少,整个人生都透出了一种幸福而满足的光辉。

我觉得这就是一种预期的作用,他的预期本来就没有拉的那么高,所以在他得到了很多东西的时候,他已经非常的知足,在公司业务发生变化的时候,他坦然去接受,去挑战新的机会,反而还给他赢得了很多向上的空间。

可能在上海他依然还是买不起房,但我相信他由于预期就不会拉得那么高,他反而才活得更加的自在和幸福,而说不定在这种状态下,他会获取到更高更好的机会。

这一种巨大的原因,就是他没有“学历反噬”,而拥有的是一种清晰的“自我认知”。并不是说自己多差,而是拥有一种低欲望的满足感。

话说“学历反噬”_公众号_03

或许他也有非常大的可能性,他的职业变更可能又走向低谷,但我相信他的心态一定会非常的好,同样的一种人生,他过得更加的知足和丰满。

我相信在我们中国这种黑暗森林法则下面会有一个很强大、很潜在的学历鄙视链,这个鄙视链可能也会非常的持久。但我还是相信事情会发生变化,世界也会发生变化,说不定此时已经到了变化的时代。而现在你可能没有考上很好的大学,你只是考上一个大专,或者甚至你只是考上了一个技校,说不定你人生的生活幸福指数反而会变得更高。

因为更高级的文明,本身来说就是一个人的是跟自己相比,而非和他人相比,并不是踩在别人头上就快意人生,而好好体验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才是人生最高的价值。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