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测试理论系列——测试用例要素及设计方法

一只1994 2022-04-27 阅读 50

测试用例定义

测试用例(Test Case)是为特定的目的而设计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和预期结果的文档。
举例:
买手机:按开机键,相当于输入了一组数据来测试,它有执行条件,也就是开机的前提条件,比如是否有电;那预期结果就是能够顺利打开手机,测试完毕后,顺利开机,即是满足了需求

测试用例八大要素

软件测试用例的基本要素包括:

用例编号、用例标题、
用例模块、用例级别、
预置条件、测试输入、
执行步骤、 预期结果。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 等价类划分法
等价类概念:在所有测试的数据中,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数据子集。
等价类分为:

1. 有效等价类:满足需求的    
2. 无效等价类:不满足需求的

有效、无效 定义(也就字面意思):

1. 有效等价类: 满足需求的条件。
2. 无效等价类: 不满足需求的条件。

常见的等价类有:

1. 中文
2. 英文
3. 数字 (整数  小数  负数  。。。)
4. 特殊符号
5. 空格
6. 空值

等价类操作步骤

1. 明确需求 
2. 确定有效和无效等价类的过程
3. 编写测试用例 
	(1)覆盖全部的有效等价类。
	(2)无效等价类,每一条作为一个测试用例。

规则:

1.  覆盖全部的有效等价类
2.  无效等价类, 每一条作为一个测试用例。

比如有需求:
```
输入QQ账号: 6—10位自然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问题:

1.  无效等价类要不要组合
   1.  长度超了要错误提示
   2.  包含汉字要错误提示
2.   汉字 。
   1.  纯汉字
   2.  包含汉字()。

有效等价类划分的条件:

1.  条件的范围。 6-10
2.  数据的类型 (整数, 自然数)
3.  条件的设置 非0  非1
4.  非空
5.  数值相同
6.  条件的组合。

2.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定义

1.  边界值上面的点
2.  略大于边界值
3.  略小于边界值

边界范围

确定边界情况(输入或输出等价类的边界)  
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好大于或刚刚好小于边界值作为测试数据 

上点: 边界上的点(正好等于) 
离点: 距离上点最近的点 
内点: 范围内的点

注意:1. 开区间 (定义:小括号)内点和离点重复,可以只选一个点
 	  2. 闭区间(定义:中括号) 内点和上点重复,可以只选一个点

举例:

 上点:边界上的点
​      (5, 10)  ---   5,10  
​      [5, 10]  ---   5,10

​ 内点:边界范围内的点(符合需求的点)
​      (5, 10)   ----  6,7,8,9
​      [5, 10]   ----  5,6,7,8,9,10

​ 离点:离有效边界最近的点 (开区间取里面的点,闭区间取外面的点)
​	   开区间: 取上点里面的两个点
​	   闭区间: 取上点外面的两个点
​       (5, 10) --- 6,9
​       [5, 10]---  4,11

边界值测试注意点:至少要覆盖上点,内点和离点。
举例可参考上QQ用例图

待续。。。。。。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