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园区也在转型发展:从传统园区向智慧园区不断演进。传统园区缺乏系统性规划,基于单点功能的建设,导致系统孤立、管理粗放且服务不足等问题,已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在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下,园区必将从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迈向融合,从服务缺失到极致服务体验,从单点智能到整体智慧。
客观上,园区的形态在不断演进和发展。园区管理幅度越来越大,管理对象越来越多,承载的业务也越来越复杂,园区有限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园区从安全、体验、成本和效率等方面,面临着挑战。
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园区基础设施亟待改造
数量众多的园区,弱电系统、园区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老化,有线、无线等多张网络独立部署,彼此不联通,缺乏智能化的基础,迫切需要升级改造。
2、园区建设缺乏顶层设计
传统园区往往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规划,智慧化建设以碎片化功能建设为主,系统性考虑不足,各子系统封闭孤立。园区基础建设长达数年甚至十数年,缺少顶层设计将导致园区建成即落后,重复投资、无法平滑迭代演进等突出问题。
3、园区管理运营能力薄弱
园区管理粗放,大量依靠人工管理,人力资源浪费严重。如安全防护以人防为主,问题处理被动响应,主动服务不足。对持续运营重视不足,或重建设轻运营,如有些园区建设了大量的视频系统、门禁系统、周界系统,却未有效收集各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大量建设成本的投入并没有带来运营效率的显著提升。
4、园区智慧化服务不足
园区重视物理设施建设,缺乏对用户体验的关注,设施、空间无法感知人的需要,不能提供主动服务,或者监管大于服务。如投入很大成本建设新办公楼、停车场、园区内道路等设备设施,但并未实现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联动,造成园区服务难以满足用户要求,体验感知差。
5、园区数据缺乏治理、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各部门/各业务的信息系统“烟囱”林立,数据不能有效共享和互通,数据获取困难,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同时,缺乏对数据的有效挖掘,数据应用少,即使单个部门/业务做了智慧化改造,但系统之间无法联动,无法实现整体智能化。
核音智言与华为就智慧园区运营平台基于云计算,整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视频云等技术,对园区的人、事、物等对象进行数字化建模和重构。通过园区业务子系统接入,建立万物互联的智慧园区,实现园区的整体智慧。
通过GIS、BIM等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进行连接,构造数字孪生的空间体验。在导航、信息发布、总览讲解和空间可视化等场景塑造更加人性化犹如欣赏印象派大师的画作,获得最好的沉浸式体验。
便捷通行:充分利用人员匹配和视频分析比对功能,打造极度顺畅、便捷的通行体验,使人在园区无感、安全和自由地通行。而无论以何种方式进入园区,其信息将会快速被记录,可通过鉴权管理,使访客高效通行:同时,可提供禁入提醒及闯入告警等服务。
设备管理方面,结合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园区内广泛的设备及系统的物联接入互通,实时监测、全面感知设备运行状态,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对设备系统运行的过程数据进行统计和大数据分析,诊断设备故障,对设备健康度进行评估,实时调整维护策略,延长设备寿命,提供实时在线、按需、智能、高体验的设备维护模式和工单系统,实现完整的设备故障告警和工单处理,降低设备故障响应时长,提升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