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网络小知识

物理层:比特(bit)

数据链路层:帧(frame) 网络层:IP数据报 or 数据报 or 分组(datagram) 传输层:TCP——报文段(segment),UDP——用户数据报 应用层:报文(message)   RARP协议: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和IP地址的映射问题; APR协议: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ping命令和tracert命令发送均是ICMP协议的数据包

跟踪路由(Tracert)是路由跟踪的实用程序,用于确定IP数据包访问目标所采取的路径 死亡之ping主要是由于单个IP包的长度超过了IP协议规范所规定的包长度。

 

CSMA/CD是一种争用型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CSMA/CD应用在 OSI 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它的工作原理是: 发送数据前 先侦听信道是否空闲 ,若空闲,则立即发送数据。若信道忙碌,则等待一段时间至信道中的信息传输结束后再发送数据;若在上一段信息发送结束后,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点都提出发送请求,则判定为冲突。若侦听到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再重新尝试。 其原理简单总结为:先听后发,边发边听,冲突停发,随机延迟后重发   CSMA/CD采用​​IEEE 802.3​​标准。

它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寻址和媒体存取的控制方式,使得不同设备或网络上的​​节点​​可以在多点的网络上通信而不相互冲突。

 

IEEE 802.1 :局域网体系结构、寻址、网络互联和网络 IEEE 802.2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的定义。 IEEE 802.3 :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CSMA/CD)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 IEEE 8.2.4 :令牌总线网(Token-Bus)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 802.5 :令牌环网(Token-Ring)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 802.6 :城域网介质访问控制协议DQDB (Distributed Queue Dual Bus 分布式队列双总线)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 802.7 :宽带技术咨询组,提供有关宽带联网的技术咨询。 IEEE 802.8 :光纤技术咨询组,提供有关光纤联网的技术咨询。 IEEE 802.9 :综合声音数据的局域网(IVD LAN)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 802.10:网络安全技术咨询组。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举报

相关推荐

Unity小知识

Python小知识

mysql小知识

Redis小知识

java小知识

SQL 小知识

前端小知识

php小知识

0 条评论